阅读:821回复:9
校园笑话第1辑
布谷鸟的用途
课堂上,教师提问:“小强,你来回答,布谷鸟有什么用处?” 小强开玩笑地回答:“布能做衣,谷能当粮,鸟能供大伙儿玩。” |
|
沙发#
发布于:2003-01-16 01:11
有口皆杯
先生,“有口皆碑,怎样解?” 学生,“有口皆杯的意思,是说:凡杯,都有口,如酒杯、茶杯等。” |
|
板凳#
发布于:2003-01-16 01:10
谁最聪明
小学教师在给学生讲北宋丈彦博灌水取球的故事。讲完后,她问: “文彦博聪明不?” “聪――明!”大家齐声喊,只有一个小女孩坐在那里沉思。 老师走过去问:“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橡胶在我国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
|
地板#
发布于:2003-01-16 01:10
让梨的动机
某小学在上语文课时,老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要学生写 出孔融让梨的动机。 在交上来的答卷中,答案主要可分成四类: 1、梨烂了; 2、当时孔融正好牙疼; 3、这样好叫拿梨的人帮他做作业; 4、为了要成名。 老师怅然。 |
|
地下室#
发布于:2003-01-16 01:10
先睹为快
老师:“什么叫做‘先睹为快’?” 学生:“就是……就是先看看答案,然后再来回答,这样做习题就比较快。” |
|
5楼#
发布于:2003-01-16 01:09
调虎离山
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 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 |
|
6楼#
发布于:2003-01-16 01:09
造句二
老师叫学生用“绠短汲深”造句,一个学生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就写道:“我的一位朋 友能用‘绠短汲深’造句。” 过了几天,学生取回作业本,只见老师在后面批道:“那么,请问你自己呢?” |
|
7楼#
发布于:2003-01-16 01:09
十分文采
有一天,老师出了个题目.让学生做文章。朱军绞尽脑汁,半晌也没有写出一个字。实 在没法,他只好找来大文豪韩愈、苏东坡的名篇,东摘西抄、七拼八凑起来。 当他向老师交文章时,还自鸣得意地问道:“老师,您好好看学生这篇文章,看它写得 有几分文采?” 老师接过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轻轻地一笑说:“十分文采!” 朱军一听,高兴极了,赶忙向老师说:“请老师给批点批点,学生也好回家向父亲报喜 呀!” 这时,老师带着讽刺的口吻说:“你的文章里面,有韩愈的五分文采,还有苏东坡的五 分文采,合在一起。不就是十分文采了吗?” |
|
8楼#
发布于:2003-01-16 01:08
乱话三千
某中学学生,语文程度极低。学期考试时,该生搜索枯肠,勉强成 300余字完卷。语多文不对题,且无妙可言。教师阅完,大为惊叹,于卷 未批曰:“文虽仅300字,已大有可观。如果加2700字,好成乱话三千矣。” |
|
9楼#
发布于:2003-01-16 01:08
师生对话
老师:“写文章,要注意观察,向实践学习。唐朝大诗人杜甫观看孙二娘舞剑,就从中 学到了很多知识,你们要向杜甫学习。” 学生:“看舞剑,真好玩,可惜孙二娘早死了,到哪儿去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