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43回复:1
谨防做秀型的所谓学者的误导国家改革 --评阚向力谨防做秀型的所谓学者的误导国家改革 我是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研究生,阚先生曾经是我非常钦佩的人。后来,我对他做过研究,直到我完全改变了这种看法。我曾经每次都去听这位阚老师的讲座,并和他多次接触过,还和许多老师交流过,甚至和他过去在经济发展中心的同事交流过。我听到了我最不希望听到的评价。我们来看一下这位老先生的高论。 1、拆分长途和市话:阚先生这句话迎合了媒体的胃口,但稍稍具有电信研究的常识来说,这是拿国家和消费者开玩笑。老先生总是强调市话垄断,老先生向国家推销的那套方案正是美国84年拆分AT&T公司的方案(也正是老先生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日子),拆成一个长途和8个市话公司。在与美国朋友的交流中,他们大都认为这种模式比较失败。不久以后,8个市话公司便合并成3个,包括这位老先生就职的太平洋贝尔被吞并了,美国人发现长途电话费降低了,然而市话费涨得跟长途似的,美国到头来现在只好鼓励长话和市话相互渗透。美国这种经验如果成功了,早就被别的国家效仿了,相反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引以为鉴,走别的改革道路了,这老先生竟搬到中国来卖龙。 老先生更加彻底,主张拆成各省的市话和一个长途公司,这样一个长途电话意味着三个公司在完成接续,整个费用只会涨不会跌。比如说西部省份的市话公司,由于市话成本大(如云南据悉农话有40%的0次户),将困难重重,电话公司会马上大幅度压缩在边远的投资,正是现在美国遇到的,穷人倒霉。而且三个公司分家,很多地方长途和市话局合二为一,大家会矛盾重重,到处打架,现在如电信南北分家分了几乎整整一年,光纤资源现在还没有理清。如果要开通一项新的业务,要在三个公司间协调,以咱们中国的效率,相信不会有新的业务开通,美国现在业务开发就远远落后于日本、法国等。 而且老先生主张让地方成立公用事业局管理市话公司,这纯粹是一个美国的翻版。这就意味着又多了一层官僚机构,老先生不知道是真的不懂国情还是假的不懂。美国的政府系统效率比较高,而且有完善的司法体系作保障。过去的电信资费由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共同管理,现在意味着只要搞定地方的公用事业局就可以把市话费用涨起来,这一点对于各省的市话公司容易做到,各个地方的公用事业局肯定会用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来官商勾结,司法体制的落后将会使许多横向和纵向矛盾无法解决。结果整个电信竞争变成一句空话,消费者没有得到实惠,这么多公司,这么多官僚,这么慢的效率。失去长途和市话的相互补充,市话又面临移动电话的分流,首先会陷入困境,就像联通和网通遇到困难都去寻找外国公司救援一样,这些市话公司最大的可能会落到外国人手中( 我真的不知道,这是否就是这位先生的目的),就像现在的巴西电信一样。长途电话公司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市话公司会把巨额的接入费要长话公司来担当,使美国世界通信一样的危机成为可能,这不仅会使电信和高技术经济受到打击,还会引起连锁反应,给国家经济带来震荡,恐怕失业的人数大大超过电信业的失业人数。这位老先生反正讲什么自己不用担责任,真的问题出来了,又可以有更多机会出来作秀了。 这位老先生没有意识到时代变了,我猜想他对电信的知识只是停留在过去接线员的时代,现在有过电信网络经验的人知道,现在开通一项新的业务往往需要在电信网络上倒腾几个月甚至几年,而且挂了很多网关设备,协调工作量很大,如果几家公司协作,很多活儿几乎无法协调。而且市话现在并不被看好,有专家预言,未来电信将是无线网络,现在移动网络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代替了有线网络,普及率已经超过固定电话,成为另外一个更大的主体网络。据统计,现在固定电话用户大约70%的通话量是与移动电话发生的,而移动电话用户有60%的通话量是与另外的移动用户发生的。所以,如现在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包括美国等国家都是采取扩大移动电话运营商数目来刺激所谓的异质竞争(在此,我并非为中国电信或者网通说话,只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的良心立场),没有 国家再去下气力去投资那个固定网络,更没有听说还有拆分长途和市话的,移动电话商的竞争将导致市话的根本无法有涨价的空间,这一点在喜欢价格战的中国更容易做到。这位先生一再强调有线的带宽优势是无线无法比拟的,但是无线终端的方便性更是有线无法媲美的,许多业务如短信彩信、定位导航等功能对于有线电话几乎没有多大意义。我发现,这位先生所举例说明的关于市话垄断的一些例子,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过时的例子,这位老先生是扛着打破垄断的旗帜,不过我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位老先生一再拿煤气管比作市话,每户只有一根,实际上移动电话是天然的另外一根天然气管道。绝大多数人士都认为,而如果拆分市话,无非在西部多了许多家将花费巨额财政补贴的公司,可能还会增加许多失业人员而已。 2、 学者的基本品德做一个诚实的人 对于这位老先生,我问过许多人的评价,包括很多和他同过事的人。有的甚至直言:此公无识无德。请看这位先生,最近几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的科研课题是0,也就是说根本不做科研,倒是论点到处卖弄,作秀的心里非常强。当时来到北京邮电大学时候,学校里面到处宣传:斯坦福大学第一个中国博士。我查了一下,老先生是1984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但我不相信这以前没有中国人在斯坦福获得博士,这种沽名钓誉很类似前一阵子哈佛博士的情况。学校里凡是有机会讲话的时候,老先生决不放弃。有一次,请他去陪另外一位来演讲的外国专家,这位老先生第一句话便是,我讲话吗?奥,不讲,那我不来了。其实,老先生辞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职务并非完全像外界那样猜测的,老先生整天周旋在媒体之中,也不去调查也不搞科研,院里的事务也多不管,很 多老师说他只说不做。如果媒体不找他,他自己去找。如果说这位老先生立场公正,真正为国家的利益着想,那便是最令人钦佩的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位老先生担任过小网通的独立董事,在上次电信拆分中,老先生极力为小网通办事,如建议把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划分给小网通。这种结果不外乎让小网通变成新的垄断运营商,如果真的是打破垄断,他为什么不建议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单独成立公司与小网通竞争不更好。而且,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知道这次拆分主要为了小网通,小网通是最大的收益者,然而老先生却声称小网通是最大的受害者。其实小网通虽然号称有7亿的收入,但许多帐只是纸面上的,真正的现金流入很困难。老先生没有达到原先目的又跳出来说,原先的拆分无效,导致重复建设。实际上拆分还不到一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互联协议也 才签订,分家还没有完全分开,据说光纤到现在还没有分出来,这位老先生也未免太不了解国情了。而且任何竞争,无论是同质还是异质竞争都离不开一定意义的重复建设,否则就没有竞争了。当记者曾向这位老先生证实是否是网通的独立董事,这位老先生竟然矢口否认。北京邮电大学一位老师曾经亲口说:此人没有道德没有学识。 |
|
|
沙发#
发布于:2003-03-07 15:00
这种人。。。。。。无话可说,老外的公司越办越大,我们越拆越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