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0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5
在优化武器装备结构搭配方面,俄罗斯空军飞行部队除保留少量米格-23第三代作战飞机外,全部装备了第四代作战飞机,机种由原先的13个减少到 10个。鉴于新型作战飞机不断装备部队,俄罗斯空军作战飞机机种数量也会随之进一步减少。此外,俄罗斯空军防空导弹部队已经全部装备了C-300IIC和C-300IIM第四代防空导弹系统。随着C-400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成功,俄罗斯空军将用C-400新型防空导弹系统逐步取代C-300IIC和C 300IIM防空导弹系统。 C-400新型防空导弹系统将成为2010年以后,俄空军防空导弹部队的主要防空武器装备。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1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5
在经费缓解的条件下,俄罗斯空军将逐步采购第五代地面防空雷达,以便取代目前正在防空雷达部队服役的第三和第四代地面防空雷达。在优化机种数量和质量结构搭配的同时,俄罗斯空军仍将采用作战飞机占50%;支援保障飞机占30%;训练飞机占20%的比例关系,以期确保作战能力,保持较高的水平。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2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6
2.注重质量,突出武器装备的机动性能。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3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6
为使俄罗斯空军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保持较高的作战能力,俄空军无论是在对现有武器装备改进方面,还是在对新型武器装备方面,始终突出了采用高新技术,以期提高质量的特点。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4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6
首先是在改进现有战斗机和研制新型战斗机方面。一是注重增强战斗机对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攻击效率。由于安装先进机载火控雷达以及空空、空地导弹,米格―29CMT多用途战斗机对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攻击概率提高了5.5倍和7倍。二是注重提高战斗机的机动作战性能。MFI多用途战斗机安装了两台AM―41F推力矢量发动机,从而可以保证其在空中以不同飞行速度实施机动,并可以在不必打开加力的情况下作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飞行。三是注重提高战斗机的隐身性能。米格―29CMT多用途战斗机在使用了大量吸波涂层后,其雷达反射面积仅为1平方米。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5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6
其次,是在改进防空导弹系统和研制新型防空导弹系统方面。一是注重提高抗击高、中、低空敌作战飞机和导弹饱和攻击的能力。鉴于在战时条件下,防空目标易遭受来自高、中、低空敌作战飞机和导弹的饱和攻击,C― 300IIMY2防空导弹系统可同时使用 5B55型或者48H6型防空导弹以及 9M96E与9M96E2新型防空导弹,从而可以有效对付来自高、中、低空敌作战飞机和导弹的饱和攻击。二是注重提高防空导弹系统自动发现和跟踪远距离目标(隐身目标)的能力。目前,俄罗斯空军正在积极为C―300IIC和C―300IIM防空导弹系统研制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以期提高该系统自动发现和跟踪远距离目标(隐身目标)的能力。三是注重增强防空导弹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增加C―300IIC和C―300IIM防空导弹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俄罗斯已经开始着手研制具有抗干扰能力很强的光学及激光发现和跟踪目标系统。四是注重提高防空导弹系统对付反辐射导弹的能力。为此俄罗斯空军已经研制出抗击反辐射导弹攻击的“记者―E”诱骗装置。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6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6
鉴于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空军武器装备必须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能,所以在注重提高武器装备质量的同时,俄罗斯空军十分重视提高武器装备的机动性能。如米格―29CMT多用途战斗机由于安装了加油系统,其飞行转场距离由原先的3500公里增加到6700公里,从而可满足在战时条件下飞低俄罗斯境内任何作战空域的要求;安装在重型卡车底盘上的C―300IIC和C―300IIM防空导弹系统可以在战时条件下,确保其高的机动性能。此外,在战时条件下, C―300II和C―300IIm防空导弹系统可由军用运输机运送到俄罗斯境内的任何作战地域。为填补在战时条件下某些雷达警戒空域出现空白,俄空斯空军最新研制的地面防空雷达都具有很强的机动作战性能。其中“对手―TE”机动三坐标雷达在野外的最大行程可达600公里,展开时间仅为2分钟。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7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7
3.高低搭配,强调武器装备的多用性能。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8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7
高低搭配、一机多用和一弹多用是俄罗斯武器装备改进和发展的另一重要特点。鉴于经费紧张和难以大批采购新型作战飞机,俄罗斯空军在加紧对现有作战飞机改进的同时,十分重视作战飞机的高低性能搭配问题。众所周知,80年代初,原苏联防空军将苏―27单座战斗机与米格―31战斗机组成编队,以期对付美国B―52战略轰炸机从北冰洋上空的入侵活动。鉴于苏―27单座战斗机难以发挥其作战潜力,原苏联防空军对苏―27UB双座教练机进行了改进,以便取代苏―27单座战斗机。在苏―27YB双座教练机基础上改进的苏―30多用途战斗机不仅安装了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而且装备了先进空对空和空对地导弹。从而使苏―30多用途战斗机由单纯的与米格―31战斗机联合攻击敌空中目标,还可变为引导米格―3重战斗机对敌空中和地面攻击的空中作战指挥机。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9楼#
发布于:2003-01-29 15:07
在积极改进现有作战飞机并使其达到高低搭配的同时,俄罗斯空军在对现有武器装备改进和对新型武器装备研制方面突出强调一机多用和一弹多用特点。目前,俄罗斯空军已经将现有苏― 27战斗机、米格―29战斗机和苏― 27UB双座教练机,改装成不同型号的多用途战斗机。苏―25TM强击机不仅具有对地攻击的作战性能,而且具有遂行空战的作战性能。同时,米格― 29CMT、苏―27和苏―30战斗机将采用统一配套的机载电子设备。此外, C―37多用途战斗机和MFI多用途战斗机均具备了对地、海目标攻击和对空目标遂行空战的能力。俄罗斯空军最新研制的9M96E和9M96E2防空导弹既可以用于C―300IIC和C―300IIM防空导弹系统,也可以用于C―400新型防空导弹系统。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0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7
美国夏延山下监控中心揭秘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1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8
很早就知道,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夏延山(CheyenneMountain)山洞里,隐藏着一座世界上规模最
大,设备最现代化的大楼。它就是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和美国航天司令部(U.S.SpaceCommand)的
夏延山地下监控中心。题图为该地下中心人口处。这个中心虽然地处岩石下面500米深处,却能一个不
漏地监视千万里之外在太空中围绕地球运行的8000多个人造物体,包括大约500个正在工作的航天器和
7000多个空间碎片。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2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8
2000年6月,国际航天机构间的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1ADC)第18届会议,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第二
大城市科罗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Springs)召开。会议东道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夏延山地下监控中
心的航天控制中心组织全体(11个国家的航天机构)与会代表参观了夏延山地下监控中心。尽管对外开
放是严格控制的,允许参观的只是“冰山的一角”,但参观者也获得了不少令人感兴趣的信息。冷战
的产物抗核的需要1957年8月21日和10月4日,苏联相继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和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大为震惊。艾森豪威尔总统急忙下令加快发展洲际导弹和航天技术的
步伐,同时要求加强空中防务,补充和增加对洲际弹道导弹的监视和警戒能力。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3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8
为了有效地监视和警戒可能来自苏联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的袭击,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北美国
家,于1958年5月12日签订了一项协定,成立了联合防空机构“北美防空司令部”。这个司令部至少需
要建立一个预警监视网和一个数据处理与监控中心。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4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8
预警监视网由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境内的预警雷达组成,密切监视可能来自北方的苏
联弹道导弹和飞机。数据处理与监控中心要求设在靠山隐蔽,易防御,难摧毁的地方。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5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9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的恩特(Ent)空军基地原本有一个地面的防空指挥控制中心,
但它不能适应冷战时期的靠山隐蔽、耐攻击、抗摧毁的要求,需要改造或另建。同时,象监控中心这
种要害部门,必须远离其他军事基地、工业中心等战略目标,尤其要考虑能够经得起苏联核武器的攻
击。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6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9
根据这些要求,美国国防部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调研、论证,最终决定将新的监控中心设在夏延
山的山体内。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7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9
夏延山位于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西南郊,虽然海拔高度有2400至2500米,但相对当地的地面
高度却只有600至700米,所以-显得并不高。山体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是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
十五座大楼全部钢结构1961年5月,地下监控中心“破石动工”。首先,从夏延山的半山腰处,向里挖
出一条长0.5公里、高度和宽度各约15米的主隧道。接着,在隧道尽头的山体深处,开挖出一个底面
积约为2万平方米、高约25米的巨大人工洞穴,另外,又开辟了几条通向山外的辅助隧道。仅挖掘工程
一项就花费了两年时间,挖出的岩石约有肋至70万立方米。这些岩石运到洞外,堆成一个小山头,经
过平整为停车场。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8楼#
发布于:2003-01-29 15:29
1963年6月,开始在大洞穴里建造15座大楼。大楼的结构,包括墙壁、地板、天棚、走廊和楼梯等
,全部由20至30毫米厚的钢板拼焊而成。每座大楼底被由近百枚大型弹簧支起,用以抵抗天然地震或
遭到核攻击时的强烈震动。
lrx666
驱动太牛
驱动太牛
  • 注册日期2001-08-17
  • 最后登录2010-10-2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4分
  • 威望47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79楼#
发布于:2003-01-29 15:30
大楼的顶上和四周都有厚达数百米的岩石包围,形成坚不可破的掩体。通往洞外的隧道,装有两
道厚达两米的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大门。大门关闭后可将洞内外隔绝,并在受到核攻击时足以阻挡冲
击波、热气流和核辐射的侵入,可保证大楼安然无恙。但是,面临21世纪携带高当量核弹头的精确打
击武器的日臻成熟,美国人也不无担忧,因为这个被岩石包围的地下建筑物亦非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