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5
关键之处在于倍频,必须改造为4.0X以上,“老板”上 JPA.JPB两组跳线提供如下倍频:
|
|
81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5
JPA JPB 倍频
1-2 1-2 1.5(3.5)X 1-2 2-3 3.0X 2-3 2-3 2.5X 2-3 1-2 2.0X |
|
82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6
不存在隐藏跳频。要得到4.0以上的倍频,必须将CPU管座的BF2引脚接地,这样可得到在原倍频基础上加2的倍频。《电脑商情报》4月9日第三版刊登了对华硕T2P4 V3.0增加倍频的方法,请参照。“老板”采用的方法同样如此,但首先应确定另外两只引脚BF0和BF1,因为这两只引脚同样是确定倍频关系的关键,先找出了BF2和Groud脚,再找出从下往上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的第八个孔,即BF1脚,从下往上数第五排,从左往右数的第八个孔,即BF0脚,确定找出的这四个脚在一直线上。
|
|
83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6
剪下三段约1厘米长,与CPU针脚粗细一致的铜丝,小心插入CPU管座的Groud.BF0.BF1孔(便于测量),然后轻轻拉下CPU起拔杆,使其卡紧即可,用万用表(欧姆档,单位为1欧)进行测量:
|
|
84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6
(1)确定3个接地脚,即Groud脚.JPA的第三脚.JPB的第三脚,用红表笔分别接上述3脚,黑表笔接地(可选电源四芯插头的黑线柱),此时表指针应指向零,证明三脚均为接地脚。
|
|
85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6
2)确定JPA的第二脚与BF1脚,JPB的第二脚与BF0脚导通,且阻值均为零欧。测量完毕,拔出铜丝。
|
|
86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7
只有上述两点同时成立才可进行BF2接地,具体做法已作介绍,下面是实战过程:
|
|
87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7
买来K6-2 266(编号为26050,才450RMB),换下CYRIX MⅡ,倍频设置为5.0X(3.0X+2),外频设置为66MHz,电压当然2.5V啦(再高恐怕会~~~),确定BF2接地,安装好CPU,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毕竟没有先例啊),按下POWER键那一瞬间,俺心跳120次,左眼盯住荧屏,右眼盯住主板,以防不测,随着“嘀!”一声,屏幕点亮了,显示“ K6 333 CPU FOUND”(AMD好象未出过此CPU),“OH YES!”成功了!但还不敢怠慢,先进入DOS再说,用权威的HWINF4.5测试,认出了K6-2,CPUMARK的3项值均达到标准,启动WIN98,一次成功,安装的Direct6.1对3DNOW!指令集全面支持,WINBENCH99测试通过,CPUMARK32值为642,FPUMARK值为1019,玩“三角洲力量”,画面流畅多了,锯齿也小多了,运行ULEAD MEDIASTUDIO V5.02,编辑合成一段AVI文件,处理速度明显加快,此间不断触摸CPU散热片,温度不高,和以前的M2差不多,暂没有进一步超频(66×5.5 75×5),真怕累坏了俺的“老板”。
|
|
88楼#
发布于:2003-02-04 22:07
机器其它配置为:(64M PC100 SDRAM、DIAMOND Viper330 PCI 4M、FIREBALL 4.3GB)
-------------------------------------------------------------------------------- |
|
89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0
怎样发挥奔腾4系统的最大性能?
|
|
90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0
通过BIOS设置来优化系统
|
|
91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0
通常在主板的BIOS设置程序中,用户可以选择从磁盘(最典型的是软盘)、硬盘、CD-ROM驱动器或是网络启动,对于几乎所有的奔腾4主板也是这样的情况。默认设置中的系统启动顺序是软盘、硬盘、ATAPI(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ement Packet Interface,是一种增强的IDE规格)CD-ROM驱动器,若无其他设备,第4启动选项通常是被屏蔽的。“网络”也可以作为一个启动选项,通过它用户可以从带有远程唤醒ROM芯片的板载或附加网卡进行启动。
|
|
92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1
为了加速系统启动的过程,我们通常将“硬盘”设置为第1启动设备,而部分主板的BIOS中可通过一个简单的设置达到加速的目的,如Intel出品的i850芯片组主板中提供的“Rapid BIOS”功能。 |
|
93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1
关闭没用的端口
|
|
94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1
在系统首次被设置完毕后,许多用户便不再去理会设备端口的配置。尤其是在商业应用环境(如企业办公用途)中,系统中会开启许多从来不会或很少被用到的端口。这样的系统在每次启动时,BIOS都将对这些端口进行检查,查看用户是否添加了新的设备。关闭没用(或不常用到的)端口(如果不常用到打印机,可关闭其对应的端口)会避免系统在每次启动后自动检查,也将加快启动速度。(注意,一旦一个设备的端口被禁用了,在添加新硬件前需要启用该端口。) 检查主板BIOS中的FPU兼容性模式选项
|
|
95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2
从Pentium 4处理器开始,Intel NetBurst(网际爆发)微体系提供了FPU(或FOPCODE)兼容模式,允许处理器与早期的浮点指令兼容。FPU(Floating-Point Unit)兼容模式其实是一个“遗留”的开关,开启它将使处理器能在DOS兼容模式下运行“古老”的应用程序。对于现代计算机,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用,Intel推荐在Pentium 4处理器上将兼容模式设置为“Disabled(关闭)”。Intel预期关闭FPU兼容模式,在运行目前市场上主流应用程序时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实际上,今天市面上出售的绝大多数硬件平台都已经不再支持早期的x87模式。
|
|
96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2
一些基于Intel i850芯片组的主板在其BIOS中的高级BIOS设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 Setting)菜单里都提供了FPU兼容模式选项。尽管Intel推荐这个BIOS选项在默认设置时应该关闭,但在部分主板上用户仍然可以自行设置开启。关闭FOPCODE兼容模式的好处是能使处理器获得更高的性能。如果你的主板BIOS中有FPU(或FOPCODE)兼容模式选项,请确保默认设置为“Disabled(关闭)”。
|
|
97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2
正确安装驱动程序
|
|
98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3
安装顺序
|
|
99楼#
发布于:2003-02-04 22:13
对于整套系统的性能发挥,驱动程序的安装顺序是最至关重要的一环,驱动程序的安装顺序可参看下表。驱动程序安装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是要确保最先安装Intel Chipset Utility(芯片组驱动信息)。一旦Chipset Utility被正确安装后,设备驱动的安装过程将被简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