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21回复:3
教育部又在混淆视听
教育部又在混淆视听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质量有待提高;二是制度环境仍存在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终身教育体系有待建设;三是教育投入不足。(见新华社2005年5月6日消息) 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能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三大挑战”,说明他们还是在关注教育问题,但是笔者以为,这“三大挑战”根源在于教育部的“昏庸无能”,在于教育部没有正确认识教育,没有把心思用在发展教育上!教育部不具名负责人这样提出“三大挑战”,是在混淆视听,掩盖他们在发展教育上的昏庸无能行为! 多年来,我国一贯十分重视教育问题,把教育作为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崇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是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和关心的是“眼前教育、功利教育”,而不是“长远教育、发展教育”。在某些教育官员眼里,只要在短期内有效的事情他们就敢做敢干,而涉及到长期问题的事情就采取一推二拖三回避的态度。他们在全国各地兴起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浪潮,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这些学校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影响,于是学生削尖脑袋往里钻,这些学校“门庭若市”;而其他学校由于教育资源分配得很少,长时期内得不到发展,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影响,这些学校发展举步为艰难,而且这种势头有增无减!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将是灾难:上好学校要昂贵的学费,而差学校吧?又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腐败、教育乱收费就滋生了!如果教育部能把住问题的源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不会! 我们的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是取得了显著成效的,这点我们任何人都不可否认,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教育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今天的学生学生素质,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社会公德实在是不敢恭维!在教育部的政策指引下,学校这样教育学生:虽然反复强调尊重学生的意愿,但是补课依然照常进行;虽然高唱素质教育的调子,但是应付考试仍然是主要任务,上课、考试、做作业忙个不完,哪有时间玩“素质”;虽然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却变着法子对老师进行莫名其妙的考核,导致教师为了应对考核,不得不丧失“教育良心”,不得不出卖“教师师德”,不得不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称谓,“做研究马虎了事、上课时走马观花、赚钱时喜气洋洋、评职称弄虚作假”,应有尽有,哪有心思扑在教育上;虽然各地都对后续教育、继续教育、在职教育很重视,但是那都是有关部门敛财的借口而已,只要交上那几百上千个大洋,保证都能让考试的时候“抄”过关!如果教育部能确立正确的教育导向,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吗?不会! 教育是社会的基石,教育也是产生制度的基础。制度是根据人的意愿、根据人的意志、根据人的活动需要而产生的,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先进性,都取决于产生它的人的素质。如果教育部真正把教育作为民族崛起和振兴的大事,就应该教育出能制定适合教育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来,创造适合中国发展和强盛的制度环境来;如果教育部能正确理解“教育”二字的准确含义,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在全国各行各业建立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如果教育部完全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全实践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完全落实了“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就应该认真调查当前中国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诚信教育等的现状,并根据发展需要拿出一个合理的教育投入计划。但是教育部没有!教育部的官员们关心的是如何提高教育收费标准,如何使教育贵族化,如何为权势者提供高档教育,如何使自己的这几年“政绩卓著”! 当前的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无论是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道德的缺失,官员的腐败,制度的缺位,监督的形式主义,等等,无一不与教育的失败有关,无一不是教育不当产生的恶果。笔者以为,教育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本,教育之恶是万恶之源!教育部不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是从客观环境找原因,这不是在混淆视听,在转移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更让我们觉得不可理喻的是,作为教育全中国人的教育部,竟然赞成或默许删除进行爱国主义的课文,这样的教育部做最高教育机构,能取得什么样的教育成效?我看教育部自身存在的昏庸无能的问题不解决,“三大挑战”永远也解决不了! 文/一片乌黑 |
|
|
沙发#
发布于:2005-05-08 09:33
agree!!
|
|
|
板凳#
发布于:2005-05-08 11:36
你那飘的是什么旗子
|
|
|
地板#
发布于:2005-05-08 12:42
啥也别说了
中国的某些人就知道捞钱 鼠目寸光 没办法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