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78回复:0
大新浪时代的终结
看不懂也没关系,很多地方我也整不明白,但至少还能捡个乐子,比起看那些庸才们四平八稳误国误民的文字要爽一万倍。
新浪,一张硕大无朋的报纸,以办国家级大报的一流气概全天候没日没夜地炒着三流货色的新闻; 新浪,一个巨大的歌舞厅,天南海北男人女人在这聊天、调情、撒泼、自慰……收门票钱的却是中国电信; 新浪,一台台活报剧的show场,无聊和有聊的人们在这里热闹过,拥挤过,狂热过,然后一哄而散,无迹可寻; 新浪,一轮新世纪的巨浪,轰鸣过,风光过,然后碎成飞沫; 新浪,一丝无数网民心底的剧痛,痛归痛,转瞬即逝,所以我愿意为她唱一曲夏日的挽歌。 新浪…… 很遗憾没赶上新浪的萌芽时期,也就是当它还只是一个BBS的时代,所以无法体会它最初的一段历史,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时候她并不大,在上面玩的也是一个小圈子的人。现在从很多老掉牙网友的经典言论中可以稍微领略一下当时“利方在线”的风采――当他们对那个时候感慨不已的时候,也许就意味着如今的新浪论坛不再值得他们怀念,所以他们离开。 新浪的第一代网友绝大多数目前事业有成,有的远走异国成为技术中坚,有的在国内成为网络或传媒界的精英,老榕、沙子、韦一笑、王小山……这都是网络江湖中赫赫有名的的大人物,现在“江湖论剑”里还能经常看到新浪第一代网友的身影――江湖论剑是新浪网友老干部活动中心,中国网络“遗老遗少”最后的跟据地,流氓与小资恩爱相处的秘密花园。 1998年年底我刚上网时,确切说是看了王小山的《大献演,大现眼》之后,我才知道文章原来可以这样写,真是大开眼界,除了对这种全新文本的认识,我也因此知道了“利方在线”的体育沙龙,顺便说一下,如果你想对新浪第一批网友的狂热程度有所了解,不妨可以看看《大献演,大现眼》这个东东,看不懂也没关系,很多地方我也整不明白,但至少还能看个乐子,比起看那些庸才们四平八稳误国误民的文字要爽一万倍。 我和同时期上网的这一拨人是看着新浪越来越大的,看着新浪以一种宇宙爆炸的速度飞快膨胀,日新月异,大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说它不正常吧,但又愿意看到新浪一天比一天火;说它正常吧,没有积累只有爆发,这速度肯定是不正常。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课题,我们都不知道新浪会向什么方向发展,确切说也不知道中国的网站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只能作壁上观。 不过真正让我触摸到新浪的“大”还是1999年“5月8日事件”,也就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国和北约军队的导弹击中的那一天,当时新浪的BBS像是中了几枚深水炸弹,连很长时间不露头的“超级潜水员们”也纷纷冒了出来,大家在BBS上吵得一塌糊涂,整得新浪几乎要down机。 当时我在网上趴了两天两宿,同时我还在卓越网站做IT新闻,所有网站的流量都在发“国难财”,卓越的访问量在那之后上了一个新台阶,而新浪则是上了更高的台阶――接下来她像一个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新浪从小到大能走到今天,能有今天这种全球华人第一门户站点的规模,不能说是王志东一个人的功劳,但肯定是在王志东领导下出现的结果。 这个夏天北京的网络界不但苦热,而且很不宁静,先是Chinabyte被Yesky吞并,Chinabyte“首席保姆”宫玉国走人;如今新浪网看起来也要被吞,王志东走人;网易也将被出售,据说也有CXO级高层人物要走人……平心而论网络公司或者别的IT公司人来人往是正常现象,但在这个敏感的夏天,每个网络业的从业者都感觉到一丝寒意。 创业时能共患难,守业时不能共享福,这同样是中国网站建设业的致命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