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ysxlxy
驱动老牛
驱动老牛
  • 注册日期2003-07-08
  • 最后登录2010-11-1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112分
  • 威望2089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112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阅读:520回复:0

不畏权势压力 敢揭政府疮疤三大媒体捅出虐俘丑闻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5-17 10:51


不畏权势压力 敢揭政府疮疤三大媒体捅出虐俘丑闻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唐勇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许安结
  自“9?11”事件,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来,美英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
义把媒体压得抬不起头来。曾经揭开“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对伊拉克
战争的报道显得特别“温顺驯服”,一直对布莱尔政府挑刺的英国广播公司被
凯利案搞得焦头烂额。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媒体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大唱赞歌。
  随着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战事越来越不顺,自4月底以来,美英媒体的“越
轨”行为越来越多:一排排阵亡美军士兵的棺材上了荧屏,一串串阵亡士兵的
名单上了各大报章的头版。十多天来,通过媒体的报道,全世界又看到了联军
士兵疯狂虐待伊拉克俘虏的丑行。在这次虐俘事件的报道中,有三家媒体表现
得格外突出。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立下头功
  能够揭开美英联军的虐俘丑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立下了头功。
通过秘密途径,CBS在4月中旬就搞到了美军虐俘的照片。正当CBS准备将照片播
出时,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不知如何知道了此事,他给CBS高层打电
话,语气严厉地要求CBS不要或推迟播放这些“可怕的照片”,理由是为了“保
证在伊拉克被绑架的美国人质的生命安全”。CBS新闻总裁安德鲁、《60分钟》
栏目执行制片人杰夫以及该栏目著名主持人丹?拉瑟在一起商量了好半天,最
后决定将播放时间推迟两周。
  后来,CBS了解到《纽约客》杂志也将登出一些虐俘照片。由于怕被《纽约
客》抢了先,4月28日晚,CBS终于射出了“最致命的第一粒子弹”。
  尽管在虐俘事件的报道上抢了“第一”,但CBS推迟播发新闻的做法还是遭
到了批评。许多美国人认为,CBS“放弃了媒体的责任”,像这么重大的新闻,
推迟一两天也就罢了,CBS竟推迟了两周才播发,“实在是太长了”。
  对于批评,杰夫表示,将虐俘照片推迟两周播发是他本人新闻生涯中最艰
难的决定。他说:“作为新闻媒体,你不能完全不考虑政府的意见。”
  《纽约客》杂志大出风头
  就在CBS揭开“虐俘丑闻”的第三天,《纽约客》杂志登出了更多的虐俘照
片。照片刊登后,《纽约客》的网站因为上网的人太多而导致服务器瘫痪了几
小时。这些虐俘照片是《纽约客》著名记者赫希通过秘密途径搞到的。
  赫希是个不一般的人物。
  1969年,赫希作为自由撰稿人孤身进入越南,第一个发回美军滥杀越南平
民的报道,并因此获得1970年的普利策奖。
  《每日镜报》仍受压制
  5月1日,英国《每日镜报》也登出了英军士兵虐俘的一系列照片,英国舆
论一片哗然。
  与美国媒体不同的是,《每日镜报》的主编皮尔斯?摩根正承受着政府的
强大压力。英国政府和军方异口同声地质疑照片的真实性。英国议会下院国防
特别委员会宣布将对摩根进行质询,要求他证实这些虐俘照片的真实性,并说
出向该报提供照片的士兵姓名。
  对于军方和政府的指责,摩根表示,这些照片真实无误,绝非贸然登出。
照片是由两名驻伊英军士兵提供的,该报在发表前5小时还曾知会国防部求证。
有人曾向摩根暗示,说出向该报提供照片的士兵,是摩根“解套”的最佳途径。
但迄今为止,摩根却坚守保护消息来源的基本职业操守,拒绝透露相关信息。
  《华盛顿邮报》动作迟缓
  作为美国主流报纸之一的《华盛顿邮报》在这次虐俘事件的报道中表现不
佳,许多读者批评该报动作迟缓。今年1月17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
以及美联社等美国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一条消息说,“美军注意到有关联军部队
拘留中心发生虐俘事件的报道,目前已经开始进行调查”。出人意料的是,全
国性大报中,只有《华盛顿邮报》对此不置一词。到了4月30日,各大媒体已经
开始热炒虐俘事件,《华盛顿邮报》才在当天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相关报道,
同时转发了CBS用过的两张虐俘照片。但遗憾的是,整个报道还是没有上头版,
而是被放到了A24版。
  媒体替美国挽回面子
  对于媒体在虐俘事件中的表现,美国主流学者是怎么看的呢?本报记者唐
勇为此采访了华盛顿著名思想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媒体研究专家托马
斯?曼。托马斯?曼认为,美国媒体对整个事件的报道是负责任的,虽然这次
事件使美国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但“美国新闻媒体没有受到任何损害”。
  美利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沃夫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
媒体“干得相当不错”。他还特别提到了《纽约客》杂志,认为该杂志的新闻
报道目前“已经进入全美最佳行列”。沃夫森说:“不管拉姆斯菲尔德是辞职
还是留任,该事件对美国的负面影响都将长期存在。”沃夫森最后在电话里语
调沉重地说:“在美国的国际形象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刻,还有一群美国记者在
努力工作,并全力维护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可能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安慰吧。”
图片:
  在虐俘事件报道中表现突出的《纽约客》杂志和英国《每日镜报》

《环球时报》〔20040514 第4版〕




 

驱动论坛报纸专区,来看看 http://bbs.zndev.com/thread.php?fid=95 [img]http://bbs.zndev.com/attachment/69_15763.gif[/img] [img]http://bbs.zndev.com/attachment/69_62412_1cd9b72a5349e45.jpg[/img] 军方⋯⋯⋯⋯接管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