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44回复:1
凤凰周刊特稿:中国记者被美国“驱逐”真相
凤凰周刊特稿:中国记者被美国“驱逐”真相
2001年11月16日 15:08 9月15日,法新社播发了一条“美国驱逐来访的中国记者”的消息。据该社引述美国国务院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的话说,“在接到中国记者对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时鼓掌欢呼的报告后,美国驱逐了一群中国记者”。消息引发了许多争议,但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被“驱逐”出境的14个记者之一的陈铁源先生,在事发一个月后,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事件的全过程。 中国记者被美国“驱逐”真相 文/陈铁源 美国政府精心选访客 在过去几年从事国际新闻报道中,我曾与美国政府、民间、学界、产业等领域的诸多人士打过交道,但被美国驻华大使馆直接“盯上”则是在今年6月前后。当时,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来电询问,美方有意推荐记者往访美国,不知意下如何?今年7月,美使馆新闻官约见记者,比较清楚地表达了邀请意向。新闻官还强调说,中方要参加的人员很多,竞争也很激烈,结果如何还不知道。稍后,使馆官员曾就此事与我方进行过沟通。 今年7月,记者本人正是收到美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马林先生发来的正式邀请,请记者作为美国政府的客人参加为期28天的“国际访问者计划”(IVP),此次访问的主题是“中美关系”,以加深中国记者对美国的了解。 IVP是60年前由美国国会和美国总统一同倡议发起的。其目的就是,美国外交官在驻在国挑选所谓的“青年精英”往美访问,增加对美国的了解,扩大双方交往基础,进而加深两国关系。美方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项目的重点在于通过个人和专业水平的交流,增加相互的理解。参加者为国外事业有成或有潜力的领导人,他们来自政府、政治、传媒、教育、科学、劳工关系及其它领域。他们到美国访问均是由美国在海外的大使馆挑选的。” 访问者往返美国和在美期间的费用或由自己国家承担或由美方提供。在1998财政年度,一共有4481人参加了IVP,其中1520人是参加者所在国政府自己出钱,其余均由美方资助。IVP由国务院教育与文化局及其所属的IVP办公室管理,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是该项目的执行单位。 中国记者采访一波三折 在北京时间9月8日启程前一天的下午,参加IVP的中方人员才第一次、不完整地聚会。由于参加者都是美方自己单独挑选的,参加者也都是以个人身份参加,中方没有任何一个单位参与组织。临行前曾有推选“团长”的说法,但因意见不一而不了了之。因此,14名记者并不是由中方组团派出的,是美国政府的客人,而非“中国记者代表团”。9月1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谈及这14名记者时也只是用“a group of Chinese journalists(一组中国记者)”。 这14名中国记者分别来自中国大陆的东南西北。有印刷媒体,也有电视媒体;有中央的,也有地方的;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有日报、周报,也有周刊、月刊。有些中国媒体也是记者第一次听到和见到,不过,美方一清二楚。后来,海外华文媒体,特别是位于纽约的某中文因特网站在爆炒这14名记者被“驱逐”时,连他们的最基本身份都没弄清楚。 9月8日(华盛顿时间,以下均按美当地时间),14名中国记者分别从北京、上海和广州抵达美国首都。9月9日,14名记者才第一次聚齐。9月10日(星期一),采访活动正式拉开。美方介绍的日程包括走访哥伦比亚顿特区(东部)、纽约州(北部)、佛罗里达州(南部)、依阿华州(中部)、得克萨斯州(西南部)和加利福尼亚州(西部)等地。当天,记者去乔治敦大学采访了专门研究美国政府机构的教授。去纽约的行程原计划于9月15日开始,包括走访世界贸易中心。 9月11日临近9时,记者们在离开所住“蟑螂饭店”(饭店里有大量的蟑螂,饭店职员似乎见怪不怪,于是被翻译戏称为“蟑螂饭店”)前,通过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电视直播,目睹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被二次袭击的全过程。大家在一片议论声中来到IIE华盛顿办公室。在那里,人们又目睹了美国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所在地)被袭击。五角大楼被袭击后,又传出美国其它联邦政府机构被袭击的说法,华盛顿各联邦机构工作人员紧急疏散,华盛顿室内室外一片混乱。考虑到当天活动的两位主讲人返回时可能遭遇巨大麻烦,IIE遂紧急缩短并结束了他们与记者们的交流。那一天上午,14名中国记者在会前和会后曾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在IIE办公室观看过电视。那时,记者本人没有看到法新社报道中所指称的“鼓掌与欢呼”。 尽管IIE并不是联邦政府的办公机构,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IIE也要求14名中国记者紧急离开IIE的办公楼,回到饭店等候下一步通知,并自行解决交通问题(当时的华盛顿已陷入一片混乱中)。按原计划,记者当天下午应去《今日美国》报社采访,但因该报社离五角大楼非常近,采访被取消,次日上午的活动也被取消,今后的其它活动则视情况而定。 从IIE办公室出来后,我与中国《财经》杂志的记者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一辆已有人搭乘的出租车,直奔已被袭击的五角大楼。尽管五角大楼附近的交通已被全部封锁(只许军车通过),但我们还是设法靠近火势冲天、浓烟滚滚的五角大楼,并拍了许多照片,还走访了在五角大楼外围工作的人士。鉴于哥伦比亚特区已经进入“紧急状态”,从本报驻华盛顿记者站到记者们所住的饭店,都要进行严格的证件检查,很多道路被封锁。14名中国记者在华盛顿的后期活动有的被取消,有的虽正常举行,但似乎不在状态。 当时,美国媒体铺天盖地的都是“战争”、“战争”、“战争”。人们对纽约之行能否成功多有疑虑。当时有消息说,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由阿拉伯国家人士参加的IVP活动已经结束。9月14日,记者们得到通知,原计划在纽约的一些活动已被取消,去纽约的活动也推迟到9月15日开始,去纽约由乘火车改乘大巴车。9月15日,记者们又得到通知,去纽约的计划取消,并于9月16日下午2时在所住饭店召开会议,由美国国务院高层官员参加,后又把时间改为上午10时。 中国记者被“驱逐” 消息出笼 9月15日下午,记者从纽约某中文网站上看到一条消息说,由于在观看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被恐怖分子袭击时“鼓掌和欢呼”,14名来自“中国电视台的记者”被美方“驱逐”。由于这条消息看上去与我们有关,我们随即赶回饭店与其它方面核实。这时,已有人拿到法新社已播发的电讯稿,其醒目的标题中就包括“美国驱逐来访的中国记者”的字眼。据该社引述美国国务院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的话说,“在接到中国记者对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时鼓掌欢呼的报告后,美国驱逐了一群中国记者”。 在法新社的消息出笼后,海外众多华文媒体纷纷跟进,香港某知名的英文报纸还就此发表社论,抨击中国记者的“恶行”、“丑行”。在短暂的时间内,消息迅速传到美国的华人圈子里,商场里的售货员、饭馆里的小老板、美国大学里的留学生、美国学界里的华人学者……无人不知,国内有很多网友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获悉中国记者被“驱逐”。 在与法新社报道有关的事件里,至少有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法新社没有向14名记者中的任何“当事人”或其它有关人士核实此事,这似乎与西方记者的职业操守不符;第二,所谓的“美国国务院官员”也没有向14名记者或其它有关人士进行核实,就发表上述看法,甚至单方面做出决定,不能令人信服。尽管这样,作为美国政府的客人,我们仍然十分尊重美国政府做出的决定,并积极配合美方的工作。此外,无论事件的真实性如何,美国政府在事先不告知中方当事人的情况下,向第三方媒体提供明显具有误导倾向的消息。这令人费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离开华盛顿之前,记者并没有看到《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等任何一家美国主流媒体有关此事的报道。甚至就连美国最反共的、几乎天天反共的报纸《华盛顿时报》也只是在一篇转版(A9版)文章中、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顺便”提过一句话。倒是美国、台湾等地的华文媒体,特别是纽约某中文因特网媒体在原本已经夸张的法新社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报道,还妄加评论。问题是,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与新闻的“中心”进行过接触。更需要提及的是,其它媒体在报道法新社的消息时,又故意不提及法新社留有余地(或者是不负责任)的说法“It was not immediately clear where the alleged incident occurred(是否发生过所声称的事件,还无法即刻弄清楚)”。美国尼克松中心的一位学者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美国人看新闻主要是美联社,某新闻社只是三流的。 被记录的有关各方回应 根据中国14名记者的会议记录,9月16日上午10时,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办公室执行主任凯瑟琳?布莱恩女士对中国记者们说:“据我所知,各位是从9月8日开始访美的,经历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幸的时刻。我们作为国际交流项目的主管,对此事十分震惊。但我们的工作职责和第一个反应是要求把在美国的每一个访问者安置好,照顾好。所以,我们对这些国际交流项目作出了一些决定,包括一些后勤方面的决定……恐怖事件发生后,我们对所有的国际交流项目进行了逐日审查,来考虑最好的办法。由于交通还没有完全恢复,许多预先约定的人见不了,我们的这些项目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些项目决定中止了,新的项目也不再开始。等一切恢复正常后再开展新项目。考虑到上述情况,我们决定缩短并中止这个项目……我们对此感到非常不幸。” 在凯瑟琳与中国记者会见前,我们向美方递交了《14名中国记者关于法新社报道的声明》(中英文),主要四点内容如下: 第一,法新社关于中国记者言行的报道是严重失实的。14名中国记者在访美期间没有任何法新社报道所指称的言行。我们很遗憾法新社在美国和全世界人民如此悲伤的时刻,以不负责任的报道获取自身的利益。 第二,在美国被袭击之后,我们曾推选代表在两个正式场合,于9月12日向外国记者中心的官员、9月13日向美国国务院官员约翰?安德雷格先生及接待单位IIE两度表达了震惊、同情与慰问,并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两人还提出要献血――记者注)。 第三,由于报道称消息来源于美国国务院官员,我们希望美国国务院对此作出澄清,希望加诸我们身上的不实之词能够消除。 最后,我们14名记者一行愿意再次在此向美国人民表达我们的同情与慰问。几千个家庭,包括美国人和华人的家庭,被恐怖主义毁坏,我们对此深表难过。 凯瑟琳就此做出的回应则非常符合其职业行为:第一,她要把中国14名记者的“说法”向国务院转达;第二,对于法新社的报道“无可置评”,而且,她还没有见到法新社的报道。 在与凯瑟琳女士的会晤中,至少有两位翻译明确表示,“我们这几天一直和你们在一起,你们所有的活动我们都参加。在开会之前,我们已经与国务院的官员说了,我们没有看到法新社所报道的情形。正相反,我们看到的是,这14名记者曾经多次向美国方面表达了震惊和同情”; “我很奇怪,法新社为什么不来向我们证实一下有没有这件事情”。 华盛顿时间9月1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就此问题在回答记者提问有如下表示:因为某些情况,美国缩短并中止了一组中国记者在美国的行程,他们的行程不再继续。之前,他曾了解到有些“谣言和像那么回事的说法”,不过,“我真的不知道”(真实情况)。 行程中止之后 9月16日,美方正式通知中国14名记者“缩短并中止”计划,但随后便准备打点行装回国,这时有数名中国记者明确表示,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祖国”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访问者与翻译从“蟑螂饭店”搬到条件很好的希尔顿饭店。9月17日,14名记者被告知分三批离开华盛顿,飞行路线均不一样,其中北京片的9月24日离开。9月18日,北京片记者被告知提前到9月20日,但取道加拿大的温哥华,9月19日,又被告知准备由美方负责办理加拿大过境签证,但没有成功,最后还是搭乘美国班机经过芝加哥回国。 (文本载自《凤凰周刊》总第57期) |
|
|
沙发#
发布于:2001-12-30 11:20
太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