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096回复:31
援军无法马上到 航母难免被击沉 美国模拟台海战争援军无法马上到 航母难免被击沉 美国模拟台海战争(新闻内幕) 本报驻联合国特约记者 邹德浩 本报特约记者 冀孝齐 《避免与中国开战》 中国大陆的“5?17声明”、陈水扁的“5?20就职演说”、国台办的“5? 24新闻发布会”、台湾海军的军事演习……近期,台当局软硬兼施,不断推行 其“台独”理念,使台海局势骤然紧张,连始终“静观其变”的美国也隐隐感 到了“台独”所带来的危险。 5月26日,美国海军部长英格兰对记者表示,美国相当担心台湾海峡的紧张 局势,中国海军的实力正在增强,希望不会对美国海军构成威胁。24日,美国 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称,台海建立互信机制才能稳定区域安全,美 国不会主动出面干预两岸关系,也不会成为任何一方的代表。台当局必须向民 众说清楚,大陆的警告是真实的,台湾不能把美国的支持视为“空白支票”。 同一天,经常披露内幕消息的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刊出该报副主编丹尼的 长篇文章《避免与中国开战》。文章称,2005年和2006年是爆发台海战争的高 危期。美国国防部一份计算机兵棋推演的报告指出,若解放军突然大举攻台, 拿下台湾只需几天,而不是此前估计的几个星期,美军根本无法及时支援台军; 如果美方参战,将付出沉重代价―――至少被击沉一艘航空母舰。 兵棋推演―――美军涉足台海的第一步 针对台海可能发生的战事,美国国防部有着非常系统的评估体系,根据已 知情报进行战争模拟是决定美军是否介入以及介入程度的重要环节。据台湾《 中国时报》报道,在檀香山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的墙壁上,挂着一 张巨大的作战示意图,图上画有各种标识,并根据不同颜色来区分哪些国家、 地区与美国有防务条约,哪些国家、地区获得了美国的安全承诺。中国台湾也 在这张图上,并被认定为得到美国安全承诺的地区。此外,太平洋司令部还有 一份绝密的《台海防御应变计划》,详细列出了大陆、台湾、美国在台湾海峡 附近部署的武装力量,台海冲突的几种可能性,美军的应对方案。美军还一直 根据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战区形势补充、调整和修改《台海防御应变计划》。由 于不敢与台湾公开搞联合军演,所以,美太平洋司令部每年都举行一次或数次 针对台湾局势的电脑兵棋推演,主要是对形势进行评估,完善既定预案。 按照惯例,美军的兵棋推演由美太平洋司令部作战模拟中心完成。在推演 前,美军一方面利用间谍卫星、侦察机、间谍船搜集大陆军队在台湾海峡附近 的通讯信号、战机转场情况、导弹阵地的具体位置;另一方面,要求台湾军情 部门提供大陆军队的具体人数、武器参数及假目标的位置。台军资料则由台方 提供,一般通过机要渠道寄送,或派人直接参与兵棋推演。由于台当局始终对 美国“留一手”,所以,美国并不完全相信台军送来的资料。美方会通过各种 渠道搜集台军情报。如前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布莱尔曾于2003年赴台观摩“汉 光19”演习。事后,他向作战模拟中心提供的情报与台军“上报”的资料有不 小差异。 实际上,最近几次兵棋推演的结果让美方很不安。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 道》介绍,美军在一次兵棋推演中,原计划用F―22和“联合攻击”战斗机(JSF )等最先进的隐形战机夜袭解放军机场和导弹阵地;派航母战斗群打击大陆沿海 目标;美国陆军在5天之内将一个师的兵力运上前线;海军陆战队搭乘可以垂直 起降的旋翼飞机深入敌后。但在推演过程中,美军3艘航空母舰在解放军反舰导 弹的威胁下,不得不远离海岸线,舰上250架战机毫无用武之地。美军能用得上 的只有B―2隐形轰炸机和巡航导弹,但它们对于战争的胜负难以起到决定性作 用。 在历次兵棋推演中,美军有两大担心。一是担心台军士气。当前,受岛内 政治乱象的影响,蓝绿阵营的意识冲突已经开始影响军队。据报道,在模拟作 战时,蓝绿支持者分别佩戴象征各自立场的徽章。前不久,台军中更是风传守 卫某个外岛的军人出现哗变,士兵抓了军官,准备向解放军投诚。另一个担心 是盟国在战时的态度。美军认为,战时韩国和日本很难冒着卷入战争的危险向 美军开放空军基地或军港。如果盟国不支持,美军的补给线将完全暴露在解放 军潜艇部队的火力下。 台当局死活要把美国拖下水 由于陈水扁在两岸关系上总是自食其言、毫无诚信,因此,美国不止一次 地警告他:挑起事端,后果自负。这也是陈水扁最怕听到的一句话。为防止美 国“脱身”,陈水扁采取了“贴上去,抱住腿,死活把美国拖下水”的政策。 5月26日,台“国防部长”李杰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质询时,称有可能出 兵伊拉克,并提出“出兵四原则”。这与日前“国防部”发言人黄穗生强调“ 国军”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规划,目前没有、未来也不可能有的说法大相径庭。 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台当局有“伊拉克情结”。早在美国攻伊前,台当局就积 极要求与美“合作”。战争过程中,台军派出军事代表团深入美军一线部队学 习美军战法。战事结束后,台当局又想美国之所想,买来了美军多余的、不愿 意运回国的武器。现在美国深陷伊拉克,台当局多次要求台军研究“合作”方 式,考虑出兵的可能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拉近与美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一 旦台湾士兵死在伊拉克,就意味着“台湾人在关键时刻为美国流血”,反过来, “美国人在关键时刻也应该为台湾流血”。除了发表“出兵四原则”,李杰还 做了一件事。他当天指着台海地图说,台海“中线”的经纬度为北纬27度123分 到北纬23度与东经119度的连线。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香港《文汇报》日前 指出,台湾战机一旦飞越海峡“中线”,将被解放军击毁。这在台湾引起了恐 慌。所谓的海峡“中线”是大陆和台湾始终都不承认的。李杰首先说,这条“ 中线”是美国人1951年设定的;继而又说,美军的各种飞机经常在这一带飞行, 请民众放心。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只要把美国人拴在这条线上就不会有问题。 除了军事上拖美国下水,在政治上台当局也是这么做的。最典型的例子就 是“过境外交”。5月28日,吕秀莲将在“访问”中美洲各国的路上过境美国的 拉斯韦加斯。6月6日,她将在回台途中,过境旧金山。这种行为目的是破坏中 美关系。 大棋局中的小棋子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美国的干预是最重要的原因。 美国总统布什上任之初即表示,如果台湾遭受中国大陆攻击,美国有义务“协 防台湾”,并“将以一切必要力量帮助台湾自卫”。在这种政策主张的指导下, 美台之间的军事关系得到强化。布什政府的台海政策由“战略模糊”走向了“ 战略清晰”。但“9?11”事件后,反恐、伊拉克战后重建、朝鲜半岛核问题让 美国伤透脑筋。美国政府意识到,只有和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才符 合美国现阶段的国家利益,因此,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讲话出现了一些变 化。 一旦台海发生冲突,美国要不要介入,一直是美国各界经常讨论而没有结 论的问题。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如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美国国内政治、 经济的情况等等。很多美国人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至今记忆犹新,他们不愿 意让自己的亲人到远离国土的地方去送命,或者带着残缺的肢体回到家乡。美 国政府也不想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因为台湾只不过是美国大棋局中的一枚 小棋子。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1版〕 |
|
|
沙发#
发布于:2004-05-31 12:25
谎称自己要买 不择手段施压 美逼捷克取消售华雷达 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邹德浩 最近,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说,在美国的影响下,捷克政府取消了向中国出 售“维拉”雷达系统的许可证,原因是该雷达能帮中国探测到美国的隐形飞机。 5月26日,美国国务院证实,美国的确“与捷克政府讨论过这个问题”。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捷克总理什皮德拉5月20日对捷克电视台说,向中国 出售雷达不符合捷克的外交利益。接着,当地媒体就披露出政府取消对中国出 口雷达的消息。 据报道,为了出口“维拉”雷达系统,捷克武器出口公司―――“奥姆尼 波尔公司”与一家中国公司谈了好几年。今年1月,捷克工贸部终于向“奥姆尼 波尔公司”发放了向中国出口雷达的许可证,当时预计合同金额将达6000万美 元。在4月份捷克总统克劳斯访华前夕,当地媒体纷纷报道了将向中国出口雷达 的消息,它们还欣喜地预测,“此项出口可一举攻占中国市场”。没想到,5月 19日,捷克工贸部举行闭门会议,决定取消授权。 捷克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对媒体说:“捷克取消这笔交易,是应伟大朋友 的要求作出的。”捷克政府的这个决定受到了“美国朋友”的肯定。美国国务 院发言人鲍彻说:“我们高兴地看到捷克作出此决定,这个决定也遵守了欧盟 国家在武器出口方面的禁令。我们很重视美国与捷克的合作,尤其是两国在防 止武器扩散方面的伙伴关系。” 为什么美国会对中国购买“维拉”雷达系统如此紧张呢?五角大楼高官透 露,美国担心中国借助该雷达系统打破台海均衡,获取美国空军在该领域的活 动情况。因为“维拉”是一种无源雷达探测系统,是隐形飞机的克星。1999年3 月27日,美军一架F―117隐形轰炸机在贝尔格莱德西北一个小村庄附近被击落, 就是“维拉” 的功劳。据说,目前除捷克外,只有美国掌握这种雷达技术。早在去年6月, 美国广播公司就说,一些“具有威胁”的国家正在加紧研究这种技术,一旦它 们研制成功,美国的B―2隐形轰炸机将面临大难。 为了不让中国获得“维拉”系统,美国不断向捷克政府施压。美国国务卿 鲍威尔亲自给捷克外交部长写信,要求捷克“顾全国际安全利益,取消这笔买 卖”。美国还通过英国等欧洲盟友,游说捷克政府。除此之外,美国放风说准 备投标购买“维拉”雷达。但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不必也不会买“维拉”雷达, 它准备投标不过是做个样子,哄骗某些人而已。 对此,一些捷克媒体认为,两国间很正常的商业行为被“政治化”,不仅 让捷克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还损害了捷克的国际声誉。“奥姆尼波尔公司”总 裁更直接表示:“都是政治家在捣鬼。我们在该系统的生产上已投入巨资,这 样一个大合同不能一夜之间就被取消。我们要动用一切法律手段把许可证要回 来。这事没完!”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3版〕 |
|
|
板凳#
发布于:2004-05-31 12:27
三个村庄荡然无存 大量死尸无法辨认 中美洲大雨淹死两千人(附图片1张) 本报驻委内瑞拉特派记者 刘宏 水对海地人来说,是一种很珍贵的东西,全国只有1/4的人能喝上干净的饮 用水。而近日的洪灾却使他们发现,这个宝贝还有另一面,发起飙来会变成恶 魔。 据路透社报道,5月26日,在海地东南部城镇马波发现了1000多具尸体。由 于该地区与外界的通讯联络不畅,导致这些死亡人数此前没有被列入官方统计。 这样,海地共有约1660人死于此次洪灾。同样遭受暴雨袭击的邻国多米尼加则 有近300人丧生。 据介绍,这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发生在海地与多米尼加的交界地区。在连续 数个星期的大雨之后,24日凌晨的一场暴雨引起索列河泛滥,附近的3个村庄被 汹涌的洪水瞬间冲得荡然无存,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就被夺去了生命。 电视新闻画面显示,大量尸体被堆放在殡仪馆内,这些尸体因被水长时间 浸泡而变得肿胀,其中许多是身无寸缕的儿童,亲人在一旁悲痛流泪。一名失 去4个小孩的母亲说:“这真是沉重的打击,太沉重了,他们都走了。”而与30 岁的海地商人胡德?尤塞弗比起来,她还算幸运的,毕竟她找到了孩子们的尸 体。尤塞弗常年往返于海地首都太子港和边界地区之间,以贩卖大米为业。洪 灾发生后,他不顾一切地赶了回来,可死的人太多,“我在停尸房里看见了许 多尸体,但我一个也辨认不出来”。 多米尼加卫生部门的官员表示,为了防止瘟疫流行,死者的尸体已无法让 亲属一一辨认。24日当天,在多米尼加的吉马尼镇,100多具尸体被集体埋葬在 一个10米长、4米宽的深坑里。 鉴于还有大量的失踪者,所以搜寻工作还在进行之中。驻扎在海地的以美 国、加拿大士兵为首的多国维和部队参加了寻找生还者的工作。因为缺少相应 的工具,有些地方的挖掘工作不得不徒手进行,搜救犬此时成了最重要的救护 工具。“感谢上帝,雨终于停了,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工作,否则雨水将会给 搜寻工作带来5倍以上的困难”,一名救护工作的负责人这样表示。 灾情发生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向海地和多米尼加提供捐助:欧盟2 43万美元,美国5万美元,日本10万美元。 海地人口800万,多米尼加人口850万,两国所在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是拉美 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海地是拉美乃至全世界最落后的国家之一,80%的人口处于 贫困之中。邻国多米尼加也是拉美最穷的国家之一。这次洪灾造成如此大的损 失与两国的经济现状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贫困,海地人大肆砍伐树木,过去海地95%的国土上覆盖着森林,现在 只剩2%。由于贫困,两国有相当多的贫民区,许多贫困的家庭都把简易房子建 在河边或山脚下,每当河水泛滥或山洪引发泥石流,就很容易酿成惨剧。 图片: 多米尼加被淹死的儿童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6版〕 |
|
|
地板#
发布于:2004-05-31 12:29
和六名议员有染 曝光后也不害臊
女助手“黄”了国会山(附图片1张)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海伦 5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员德瓦恩的办公室发表声明,该议员办公室的一名 助手,因使用国会参院的公用电脑在网站上发布“不合适且具挑衅性”的内容, 已被开除。 参议员办公室开除一名普通助手本是件平常事,偏偏《华盛顿邮报》对此 发生了兴趣,而且还挖出了内幕。这位助手名叫杰西卡?卡特勒,她被解职的 原因,是在某八卦网站发表自己的性爱日志,内容涉及多名议员及政府高官。 现年24岁的卡特勒长发披肩,略有姿色,一直使用“华盛顿女人”的网名。 据媒体称,她的性爱日志就像流水账,无非是某日约会某人吃饭,并无细节描 写。不过细读后才发现其不同寻常。起初卡特勒的日志只是含糊地提到她的日 常开销要“感谢几位慷慨的老绅士”,后来逐渐明确,这些被隐去姓名的“老 绅士”居然是6名国会议员和政府高官。其中一位以钱换性的、代号为“F”的 已婚人士,是布什总统钦点的某政府部门头头。卡特勒的日志不乏“与F吃了顿 午饭,得400美元”之类的内容。 卡特勒并不为自己的行为害臊。她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小人物,在网站上发 表这些日志居然“引起网民的注意、激起国会职员们的想象”,倒出乎她的意 料,同时也让她颇为高兴。至于被开除,那就更无所谓,“反正也不喜欢那份 工作”。卡特勒大学毕业后想当记者,但没能如愿,于是到参议员利伯曼的办 公室做实习生。今年2 月底转到德瓦恩的办公室,做低级助手,每天的工作就是收发信件、接听 电话等。 卡特勒坦言,她这样做是为了钱。“谁能忍受年薪只有两万五的日子?” 在华盛顿,年薪2.5万美元意味着只能开旧车、住廉价公寓。卡特勒说,吃顿饭 就赚400美元实在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而且她的要价并不太高,“省得税务署的 人找上门来”。 此事曝光后,卡特勒与发表日志的八卦网站总编、一位专写色情小说的“ 女作家”一起接受了电视访谈。该“女作家”夸卡特勒有写作潜力,预言很快 就会有出版商找上门来。卡特勒则打算离开华盛顿去纽约,认定凭她现在的名 气,“找个工作不成问题”。 卡特勒还满不在乎地说,不要以为她是国会山上的另类,很多同事做得比 她还过分。此言也许不虚。事实上,美国政界高层闹性丑闻已成为“传统”。 究其原因,除了如某些保守人士所说“眼下的美国年轻女子充斥着浮躁的野心” 之外,美国政界,特别是国会的体制,实在是丑闻的“温床”。国会议员不但 可以拉到大笔赞助,还可以收取游说集团的捐款,支配资金的自由度相当高。 助手们都靠他们吃饭,谁也不会主动去捅“马蜂窝”。 图片: 杰西卡?卡特勒 |
|
|
地下室#
发布于:2004-05-31 12:31
停职候审的俄北方舰队司令声称: 俄核潜艇大都是摆设(附图片1张)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杜方 最近一段时间,停职候审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司令苏奇科夫成了俄罗斯传媒 关注的热点人物,涉嫌玩忽职守的罪名还没有彻底洗清,又被指控泄露国家军 事机密。 舰队司令一怒泄天机 2003年8月,俄罗斯北方舰队将报废核潜艇K―159号从驻地拖往拆装工厂, 途中遭遇巨大风浪,最后酿成潜艇沉没、9名官兵牺牲的悲惨结果。时任北方舰 队司令的海军大将苏奇科夫被检察院以玩忽职守罪起诉。今年5月18日,法院初 审判处苏奇科夫有期徒刑4年,苏奇科夫承认对潜艇沉没负有责任,但不认为自 己有犯罪行为,他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服,已宣布将向俄最高法院军事法庭提出 上诉。 几天前,苏奇科夫到了莫斯科,他此行是和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会面。 苏奇科夫原指望伊万诺夫能挽留他继续在军中效力,但这次见面的结果却让他 感到有些失望,伊万诺夫似乎没有对他的前途做出什么明确表示。这之后,苏 奇科夫并没有离开莫斯科的意思,他通过自己的渠道向普京总统表达了求见的 强烈愿望,但克里姆林宫的大门时至今日也没有向他敞开。不知苏奇科夫是心 情不痛快,还是想找个地方发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自从俄罗斯海军 司令库罗耶多夫4月29日下令北方舰队部分核潜艇退役后,俄罗斯军队引以自豪 的“台风”级核潜艇的海基战略导弹系统已经不复存在。 按照苏奇科夫的说法,部署在西里查村的第18核潜艇师目前只剩下3艘核潜 艇:“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北方钢铁”号、“德米特里?顿斯托伊”号。 这3艘核潜艇中只有“北方钢铁”号还有一半的战斗性能―――上面部署着10个 多弹头海基“白杨”洲际导弹,其他两艘核潜艇发射筒都是空的,这种导弹现 已停产。 海军司令部要追究责任 苏奇科夫此言一出,立即在俄军内部引起轩然大波。俄罗斯海军司令部新 闻处发表声明,一面声称苏奇科夫说的根本不是事实,同时指责苏奇科夫泄露 军事秘密:作为一个海军大将,苏奇科夫随便将有关核潜艇武器的部署情况透 露给新闻界,使俄罗斯的防务能力遭受直接损失,属于有意识违反法律的行为。 有关专家认为,按照苏奇科夫的军衔和职务,他属于直接接触军事秘密的“载 体”,即便他将来离开军队,至少5年内不得向外界透露他所掌握的信息。 俄罗斯北方舰队的目前状况,外界早有议论。苏奇科夫所说的“内部情况” 并没有多少新鲜之处。在俄罗斯武装力量今年1月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中,两枚“ 白杨”导弹未能按照指令发射升空,让亲临现场视察的普京总统非常尴尬。苏 奇科夫被起诉以后,替他打抱不平的高级将领大有人在,这些人认为,让苏奇 科夫一个人为K―159号潜艇沉没负责,实在有些不公平,因为那次潜艇转运是 按照海军总部制定的计划进行的,整个转运过程一直在海军司令部的指挥之下, 如果要追究责任,海军司令库罗耶多夫也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官复原职希望渺茫 与苏奇科夫的命运相反,库罗耶多夫并没有因为K―159号潜艇的沉没受到 任何影响。这几天,库罗耶多夫亲自到北方舰队视察,他对舰队的状况很不满 意,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舰队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司令,他声 称舰队司令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在苏奇科夫看来,库罗耶多夫这种表态无 疑剥夺了他恢复原职的可能,对此,他非常恼火。 俄罗斯媒体评论说,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是军方高层没有想到的。到目前 为止,无论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还是普京总统,都没有对苏奇科夫的命运表 态。有观察员说,由于苏奇科夫是普京当年亲自点的将,他不会将苏奇科夫“ 一棒打死”,但苏奇科夫任内出了那么大的事故,而且和海军司令闹得不可开 交,官复原职的希望也非常渺茫。 图片: 停泊在港口内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10版〕 |
|
|
5楼#
发布于:2004-05-31 12:32
有的人拿在大陆赚的钱支持“台独” 大陆不欢迎“绿色台商”(附图片1张)(详细报道) 本报记者 程刚 5月2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推动两岸的经贸及各方面的交流是我们一贯的立场,不会有台商投资受影响, 但要说明的是,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 的。他指的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绿色台商”(民进党及岛内其他“台独”团 体的代表颜色基本都是绿色)。 台商是近10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公开资料来看,自1987年以来,有3万多家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了约6万 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60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超过300亿美元,占台湾全 岛对外投资的40%以上。近20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累计超过1500亿美元, 占同期台湾对外贸易顺差的80%以上。据台湾外汇部门统计,自1993年开始办理 来自大陆的间接汇款业务以来,业务量以平均每年54.8%的速度递增,截止到20 02年底,从大陆向台湾的汇款已达5572.3亿美元。 可以看出,台商在两岸经贸交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近10年 来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台湾外汇持续增加的主要渠道。大陆成为很多台 商在全球布局时的重要选点,他们大多以台湾为主要研发和重要部件生产中心, 而以大陆为组装地,在台湾接订单从大陆出货,利用大陆相对廉价的土地、厂 房、劳动力、原材料以及优惠政策等降低成本,赚取可观的利润。 国台办经济局的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绝大多数台商是热爱 祖国、专心经济的,大陆非常欢迎他们来做生意、投项目,并继续给他们优惠 政策。但是,也确实有少数人拿着从大陆赚的钱支持“台独”,大陆早就表示 过,不欢迎这样的“台商”。 大陆市场使奇美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 谈起“绿色台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许文龙。他的奇美集团在大陆 发了大财,但同时他又是台湾企业界公认的“独派大佬”。在2000年和2004年 的台湾“大选”中,他不遗余力地公开支持陈水扁。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4 年全球10亿美元富豪榜上,台湾有10人上榜,许文龙排在第六。目前,奇美集 团主要经营的领域有两个:石化和电子。 在台湾石化领域,许文龙的奇美集团与王永庆的台塑集团不分伯仲,其拳 头产品ABS是一种生产电脑、家用电器及通讯产品外壳的原料。奇美的ABS年产 量居世界第一,其中60%是从大陆市场 购买的,许文龙因此被吹捧为“世界ABS大王”。他自己也表示:若不是到 大陆投资设厂,奇美根本无法做到今天的规模。目前,许文龙在广东省和江苏 镇江都建有化工厂。同时,奇美集团还计划在上海和宁波设厂,向大陆销售其 电子产品。 许文龙一直公开支持李登辉和陈水扁搞“台独” 但是,如此得益于大陆广阔市场和低廉成本的许文龙却露骨地说:“大陆 有点像台湾的经济殖民地,去大陆投资,只是企业求生存的办法之一,和爱不 爱台湾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平时不愿意说普通话,而是喜欢用台湾地方话或 日语与人交流。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许文龙不喜欢与官员打交道,却和李登辉 交往甚密。共同的“台独”追求使两人相见恨晚,李登辉聘请他担任“国策顾 问”。 除了支持“台独”政治势力外,许文龙还大肆宣扬“台独”思想,宣称“ 郑成功无非是持武器的侵略者,他强占了原住民的土地”。更无耻的是,为了 替日本人写的《台湾论》一书辩护,许文龙竟称:“台籍慰安妇并非被迫从军, 而是自愿且享有尊严。”岛内各界十分愤慨,纷纷谴责他是“民族败类”。 在2000年“大选”的关键时刻,许文龙公开表示,只有陈水扁才是真正可 以执行“李登辉路线”的人,对陈水扁捞取本土票源发挥了一定作用。当选后 的陈水扁自然“知恩图报”,先是借回乡之便亲自拜访了他,之后又聘他任“ 总统府资政”。两人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许文龙一直是民进党的“幕后金主”,对此,他也从不讳言。2 001年12月30日,具有强烈亲陈水扁色彩的“财团法人台湾智库”在台北市正式 成立,许文龙是主要捐助人。该智库的基金会金额目前估计有6000万元新台币。 在今年的台湾“大选”中,许文龙和陈水扁更是沆瀣一气。“3?19枪击事件” 中,陈水扁中枪后舍近求远,直奔奇美医院,就是因为那是许文龙的“地盘”。 门一关,“自己人”什么事都好办。 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在大陆投资非常不利,5月12日,许文龙从 奇美实业董事长职位上退下,副董事长廖锦祥接任。此外,他还准备在6月15日 召开股东会后卸去奇美电子董事长一职。虽然奇美宣称许文龙早就想退休,但 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他玩的花招而已,为的是避免奇美在大陆的发展计 划遭遇麻烦,许文龙仍是奇美的老板。事实上,既支持“台独”,又想在两岸 经贸往来中大捞好处的“绿色台商”经常使用一些隐蔽手法,自己躲在幕后, 找个代理人出面,就是常使的一招。 多数台商理解大陆的表态 对于大陆不欢迎“绿色台商”的表态,多数台商表示理解。北京一位台商 说:“我们在一起议论过这件事。大陆应该这么做。我让你到我这儿来赚钱, 你反过来做对不起我的事,这种事谁答应?既然是做生意,专心赚钱就好,政 治的事少介入。” 也有一些拥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台商表示,对像许文龙这样的人,大陆早就 该有所表示,甚至有所行动了。上海一位做餐饮的台商说:“一面在大陆挣钱, 一面支持‘台独’,这样太不公平了。” 图片: 许文龙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11版〕 |
|
|
6楼#
发布于:2004-05-31 12:34
戴上电极仪器 重现犯罪现场 脑指纹技术可破案(附图片2张)(科技前沿)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文云 利用指纹协助侦破案件、惩治罪犯,人们对此早已耳熟能详。现在,美国 的“脑指纹”分析技术成为探究案件真相的又一新工具。脑指纹技术通过对犯 罪嫌疑人大脑记忆的信息及其产生的脑电波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嫌疑人是否对 案情及现场有详细了解,从而有助于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美国的一些警察局 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新技术。 人脑处理信息时产生脑电波 美国神经学专家劳伦斯?法韦尔发现,像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在接收或发送 数据时会发出特定的声响一样,人脑在处理信息时也会产生相应的脑电波。这 种脑电波被称为“记忆与破译立体脑电图反应”。 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名歹徒持枪抢劫一家商店,被警察逮捕。到警 察局后,警察把一个附带电极的仪器戴到犯罪嫌疑人的头上。此时,在犯罪嫌 疑人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就会播放犯罪现场的画面:店主的头像、站在店中的 一个打劫者和作案用的手枪等。嫌疑人虽然故作镇静,保持沉默,但已无济于 事。当电脑中的画面与他记忆中储存的作案现场相吻合时,他的大脑就会回应 出微弱的电波信号,警察就可以此为依据作出判断。 罪犯和无辜者的脑电波有明显区别 在使用脑指纹技术破案时,警察会挑选出一些只有罪犯和调查人员了解、 从未公开过的信息,以判断嫌疑人是否无辜。比如,在检测时,先告诉受检人 将要给他看一些凶器,但并不告诉受检人哪件是真正的凶器,是枪、是刀、还 是棒球棍。当罪犯看到他在现场使用的凶器时,他脑内储存的记忆就会把它辨 认出来,并产生与之相吻合的脑电波;如果受检人没有用过那件凶器,就不会 出现对应的脑电波。法韦尔博士说:“罪犯和无辜者的区别是前者的头脑中存 有这些物证的细节,后者则没有。” 脑指纹使冤案平反 现在,脑指纹技术以其科学性获得了司法机关的认可,被美国科学界广泛 承认与接受。这项技术的应用目前已有成功的案例,其中最有名的是艾奥瓦州 的“哈林顿?特里谋杀案”,该案的判决在24年后被推翻重审。 1977年,19岁的艾奥瓦州人哈林顿被指控因企图盗窃汽车而谋杀了一名守 夜人。处理此案的鲍塔瓦塔梅县法院认定指控成立,判哈林顿无期徒刑。2001 年3月,法韦尔博士用脑指纹技术对哈林顿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哈林顿大脑 中储存的记忆脑电波显示与案发现场的状况不吻合,因而证明,案发当时哈林 顿根本不在犯罪现场。做了这项检测后,哈林顿递交了一份上诉书,要求根据 新证据重审案件。在听证会上,脑指纹检测证据起到了重要作用。艾奥瓦地区 法院法官裁定,法庭可以采信脑指纹技术检测的结果。去年2月26日,艾奥瓦州 最高法院推翻了对哈林顿谋杀的原判,并命令重审此案。 图片: 1、脑指纹技术发明人法韦尔博士(右)正在介绍这项技术。 2、被冤枉的哈林顿在接受脑指纹检测。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12版〕 |
|
|
7楼#
发布于:2004-05-31 12:34
研究世界冠军基因共同点 日本想靠基因挑选运动员(科技长镜头)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张莉霞 一直以来,选拔优秀运动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观察,但是最近,日 本国立体育科学研究中心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分析遗传基因来选拔冠军 苗子。 日本的体育科学专家认为,一流运动员具有的运动能力、肌肉量等,除了 与后天的努力锻炼有关之外,还与先天素质有关,从基因方面揭示这一素质的 奥秘对选拔优秀运动员十分重要。 日本国立体育科学研究中心计划首先建立一个曾经获得过金牌的日本优秀 运动员的遗传基因库。基因将以在上世纪60年代夺得过世界冠军的日本运动员 为主,并请求正在从事体育活动的优秀运动员给予合作。然后,将这些最优秀 运动员的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他们基因序列的共同特点,发现与运动能力 关系密切的基因序列,寻找出其中的奥秘。 日本一些体育科学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关于优秀运动员基因序列的研究能 够取得突破,就有望根据这些研究成果选拔出最有天分的世界冠军苗子。日本 国立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准备着重研究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耐力的基因序列。该 中心已请求日本文部科学省和日本奥委会对此计划予以帮助。 目前,日本各方对这项计划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项计划是在制 造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侵犯人的隐私,同时还存在违反伦理的嫌疑。日本 的一些人权组织也表示,反对利用基因技术来选拔世界一流体育人才的做法。 因此,这项计划能否真正付诸实施,仍然是一个谜。不过,对体育竞技团体进 行的调查表明,有70%的人赞同这一做法。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12版〕 |
|
|
8楼#
发布于:2004-05-31 12:35
长期提供活动经费 一心窃取大陆情报 台当局勾结“民运”分子(独家报道) 本报记者 吴薇 5月27日,台湾《中国时报》在显著位置披露,台湾当局多年来一直在资助 大陆海外“民运”分子。分析人士指出,陈水扁当局正策划把海外“民运”变 成民进党的“台独”招牌,并企图将海外“民运”推回大陆,变成民进党在大 陆的“第五纵队”。 “军情局”控制的“民运”组织多达17个 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1982年,海外“民运”就和台湾情治(情报和治安 )部门扯上了关系。王炳章1948年生于沈阳,197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79 年公派到加拿大学习医学。他在纽约创办《中国之春》杂志,引起了台湾“情 报局”(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编为“军情局”)的注意。台“情报局”立即派 人与王炳章取得直接联系,王炳章则派其私人代表宁嘉晨到台湾商谈合作事宜。 据台湾“国安局”密件显示,台“情报局”在上报“国安局”核准后,决定与 《中国之春》展开秘密合作,进行反大陆的活动。为此,台湾特别成立了“移 山专案”,每月资助《中国之春》3万美元。1985年年底,王炳章连任“中国民 主团结联盟”(简称“中国民联”)主席。台湾“情报局”每年向该组织提供6 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此外每月还发给王炳章1000美元的工资。但台湾方面对王 炳章并不信任,派林樵清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随着“民运”分子纷纷跑到国外,“民运”分子内部的斗争异常激烈。一 开始国民党当局就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人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1994年6月,胡 家麒接任台湾“军情局长”后,干脆把“民运”组织变成了搜集大陆情报的工 具。据台湾“国安局”密件披露,当时受“军情局”控制的“民运”组织达17 个,遍布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和香港地区。胡平,1947年生于 成都,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后获硕士学位,1987年任北美中 国留学生政治学会会长。以他为首的一批人被列入台方“文正专案”,经费由 专案补助。王军涛,1958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9 年因参与“民运”被捕,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他参加了所谓的“中国战略研 究所”,被台湾方面列入“致广专案”。已被大陆安全部门抓获、判处间谍罪 并驱逐出境的李少民,当时被台湾当局列入“志翔专案”,经费由个案申请。 台湾当局把收买的“民 运”分子作为情报员,并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聘干”是正式聘 任的特工,负责进行全方位的情报搜集和“民运”推动工作;“联干”是专门 负责交通联络的特工;“民干”是专门从事“民运”活动的人员;“工作对象” 则是准备发展吸收的人员。例如,在台湾“军情局”的档案中,李少民是“民 干”,化名“周军”,月薪1500美元;胡平也是“民干”,化名“古月”,月 薪1000美元。 海外“民运”分子的派系斗争一直非常激烈,台湾“军情局”为了拉拢他 们,不得不四处撒钱。据透露,有一段时间,台湾“军情局”光是资助“民运” 分子筹办基金会、研究中心和研讨会等,就花掉了三四十万美元;据估计,台 湾“军情局”十多年的花费至少有500万美元。 民进党设立“二王专案”,资助王丹等人。王丹则向陈水扁提交“工作报 告” 2000年5月民进党上台后,放弃了国民党时期“反攻大陆”的幻想,因此对 海外“民运”分子兴趣越来越小,台情治部门也停止了对他们的资助。在此之 前,一些“民运”分子曾通过当时的台湾“总统府资政”姚嘉文说情,但仍无 济于事。后来,民进党经过进一步评估,认为这些“民运”分子还有可利用之 处,于是开始积极拉拢王丹、王军涛和杨建利(1962年生于山东,2001年在哈 佛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当选“中国民主联合阵线”副主席)等人。 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指出,台湾“国安局”对拉拢王丹、王军涛的工 作相当重视,为此专门设立了“二王专案”,由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颜万进和“ 国安会咨询委员”林佳龙负责相关工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民进党当局与王丹、王军涛等人的正式接触始于2001年, 地点在美国波士顿。当时,台湾当局派出的是颜万进和徐斯俭(台湾政治大学 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民运”分子方面出面的有王丹、陈小平和 吴稼祥,来自大陆的刘军宁等人。这次会议商定了未来双方合作的框架。王丹 提出“大民运”的概念,即不一定打着“反共”的旗号,但要拉拢一批年轻的 知识分子,甚至包括海外留学生,构筑“反对党”雏形。他同时建议,在大陆 设立民间政策研究所,经费可以从台湾先转到北美,再转到大陆。由于王丹的 这些主意“有建设意义”,所以很顺利地得到了台湾方面的认可。 2001年8月11日,王丹和王军涛到了台湾,在新竹与颜万进、林佳龙秘密碰 头。他们决定成立“宪政协进会”,作为政治决策和指挥中心;同时成立“七 人政治局”,王丹、王军涛等人均在其中。双方还决定由王丹出任“宪政协进 会”的“主席”并负责组建办公室,王军涛则出任“理事长”。此后,民进党 当局打着“资助学术研究”的招牌,通过海基会向王丹等人提供经费。从2001 年11月到2002年10月,以“推动研究”十六大为名,陈水扁当局共向王丹等人 提供了80多万元新台币,其中王丹和王军涛的人事费各为12万元新台币,交通 费共10万元,座谈会车马费还有2.4万元。 2002年3月,双方再度在纽约碰头。他们这次讨论的事项包括:在大陆设立 一个讨论政策的网站;接手一本名曰《北京之春》的杂志,作为在北美公开活 动的平台,由王丹加入该杂志董事会;介绍台商资助潜藏在大陆的“民运”分 子等。2002年4月,杨建利使用朋友的护照溜回大陆,被依法拘捕并判处入狱5 年。剩下的王丹、王军涛就成了台湾情治部门重点拉拢的对象。2002年11月, 双方又聚集到韩国汉城交换情报。 2003年2月,王丹和王军涛向民进党当局提交的“宪政协进会工作总结”称: “我们决心建立替代力量,在时机到来时,能大规模地迅速展开力量,推进形 势,打开体制,并通过现代政治运作,将中共挤出政治舞台……我们希望能继 续得到支援并尽快落实承诺,以保证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需要。”2003年7月8日, 台湾当局得到了一份《二王专案报告》,其中列举了王丹、王军涛的“良好成 绩”:每月举行大型讨论会;拟定了政治反对派纲领以及正在大陆动员筹建网 站等。这份报告同时指出,2003年台湾已资助“二王”150万元新台币,要求再 追加350万元,同时要求资助刘军宁的大陆“民间研究机构”1万美元,并希望 未来每年资助《北京之春》6万美元。 为防范“民运”分子趁机扩大势力,台湾“国安局”还列出了应注意的“ 八项原则” 尽管不断给“民运”分子出钱,但台湾情报部门对他们并不放心。据《中 国时报》报道,在台湾“国安局”绝密文件中,有一份是前“国安局长”蔡朝 明于2004年2月26日交给“国安会秘书长”康宁祥和陈水扁的公文。这份公文非 常具体地说,今后台湾资助海外“民运”的三大目标,即在“民主化”和人权 等议题上对大陆形成国际压力;筹组并扶植大陆“海外反对党”;利用“民运” 分子在大陆的亲友,拓展台湾在大陆的情报网络。同时,为防范“民运”分子 趁机扩大势力,台湾“国安局”还列出了应注意的“八项原则”,如“为台湾 所用,由台湾主导”;“勿同意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以免养虎为患,入台后 反而从事对台工作”;“要有随时被反咬之准备与防御”,等等。 此外,台湾“国安局”还就每名“民运”分子的性格特点以及价值大小不 同,对他们进行区分。台当局认为,王丹“虽然具有国际知名度”,但有待进 一步成熟,他现在的主要价值在于宣传;王军涛“做事低调,具有能量,深层 耕耘,具有组织地下党的潜力”,可以通过分期、分阶段的方式进行资助。 台湾“国安局”所提的“八点原则”与民进党一贯的风格颇为吻合:如果 它愿意,就会给海外“民运”“一块牛肉”;而这块牛肉的代价就是等待海外“ 民运”分子对“台独”的回报。这正是“为台湾所用,由台湾主导”的真正内 涵。海外“民运”如果不认同“台独”的价值观,不为“台湾独立”奔走呼号, 那就会成为民进党当局的“养虎之患”。这些“民运”分子口口声声说要民主, 但“3?19枪击案”却已将台湾的“民主”打入地狱。由此人们可以看出,陈水 扁当局与海外“民运”分子勾结在一起,究竟是要干什么?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16版〕 |
|
|
9楼#
发布于:2004-05-31 12:37
走访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每天都有对中国的报道(附图片1张)(走访世界著名媒体) 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何洪泽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忻 在美国为数不多的有影响力的报纸中,《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很独特的 一份报纸。它每天都只有20版,而且几乎都是政治、经济方面的严肃新闻,就 连报纸也只有1/4开,比各大报小一号。然而,就是这样一份看上去薄薄的报纸, 却是美国白宫、国会领导人和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学者的必读之物。 “不伤害任何人,并帮助所有的人”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部位于波士顿市中心,在一座古老的基督教教堂 旁边教会图书馆的大楼里。 在该报公关秘书艾伦?塔图尔小姐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报社的编辑部。 与《纽约时报》相比,该报编辑部不大,才120多人,整个报社加上经营部门总 共250人。但其环境、设备比《纽约时报》强多了。办公室干净漂亮,色彩柔和, 花草点缀其间,非常舒适。 该报主编保罗?斯拉姆布劳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介绍了该报的历史、 办报方针及特点。《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创立,本身就是一个与各大报不同 的传奇性故事。该报创立于1908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创办人是一位 新英格兰地区的妇女,名叫玛丽?贝克?艾迪,她当时已经80多岁了。由于曾 受到媒体的伤害,她决心自己办一份公正的报纸,这就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有意思的是,她为报纸设立的办报方针是“不伤害任何人,并帮助所有的人” 。这个原则后来成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格言,每天刊登在报头的左上角, 就像《纽约时报》上“刊载所有适宜刊载的新闻”的格言一样。 突出自己的声音和独到观点 斯拉姆布劳克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虽是教会主办的,但却不是一份 宗教报纸。该报也不进行宗教宣传,而是向信徒和公众提供服务,让他们了解 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在编采方面,该报颇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它基本上 使用自己记者和撰稿人写的报道和文章,特别是重要新闻,很少用其他媒体和 通讯社的稿件。每天只有一个综合短消息版,是采用美联社和其他媒体的消息 来源,用以补漏填缺,这样就能反映出其鲜明的观点和特色。报社记者不多, 只有几十人,除了本部之外,在全国有9个分社,在国外有7个分社。但有一批 高水平的自由撰稿人,长期为该报写稿,这样就能保证有自己的报道和分析。 其次,该报特别重视深度报道、分析文章和言论,在版面中,上述内容要占一 半以上,这是该报权威性之所在。许多人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是想看 看它是如何分析评论时局发展的。斯拉姆布劳克先生说,我们是一份追求高格 调的报纸,我们不炒作新闻,不拼命追逐新闻。我们不仅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 么事,更要告诉读者为什么会发生。不仅从当地的角度看发生的事情,更要从 世界的角度看这件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常常能指出他人还没有想到的问 题。比如,在“9?11”之后不到一个星期,该报就深入采访了各伊斯兰国家许 多人士,报道了他们对“9?11”的反应,提出了“他们为什么恨我们”的问题。 在当时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反恐压倒一切的情况下,该报的报道和文章讲出了 许多美国人不愿听到,但又很有反思价值的观点,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关注中国、报道中国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每周一到周五出版的日报,而在每天的国际版上 几乎都能看到至少一篇对中国的报道。《中国重筑绿色长城》、《中美走“新 中间道路”》、《中国外交使出“软力量”》、《中国沿海成为世界工厂》… …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教育无所不及,既有对中国国力提高的称赞,也 有对中国社会现存问题善意的提醒和建议。今年1月,该报驻北京记者罗伯特还 去了趟中国东北的吉林市,在那儿他采访了一位下岗职工的家庭。罗伯特说:“ 我经常会被中国一些普通老百姓勤奋工作、建设家庭的故事所感动。” 就像产品的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一样,新闻报道的质量对《基督教科学 箴言报》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国际部纽坎姆女士强调了“信任”二字。她说: “在我们报社,编辑对记者的能力很有信心,相信他们能够捕捉到很好的选题, 并且用公正而且生动的形式报道出来。”不过,信任不等于大撒把,该报编辑 与前方记者紧密合作,以保证报道的质量。如在北京的罗伯特,每当他发现一 个新闻线索,就会和波士顿总部的编辑讨论从哪方面着手去做这个报道。一旦 确定了选题,他们会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进一步商量报道的细节。这样,记 者现场的直接感受加上集体的智慧,才能努力做到客观和公正。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共获得过7次普利策新闻奖,也许将来关于中国的 报道能使它再次加冕。 图片: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部所在地(何洪泽/摄)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22版〕 |
|
|
10楼#
发布于:2004-05-31 12:38
单位追求外在形象 招聘私设特殊标准 (第三只眼) [美]约瑟夫?卡恩/文 李丽/译 当长治(中国北方的一个城市)招聘公务员的时候,今年35岁的陈红萍( 音译)信心十足地参加了考试。她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兼有在一家国有石 油公司担任高级行政官员的工作背景,并且初试成绩优异。第一次筛选之后, 陈女士连同其他79人一起从6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但是,体检后她被“莫名其妙”地淘汰了。经了解,原来这家单位有规定, 女性公务员身高最低要求为1.58米,而她只有1.56米。随后,陈女士发现在从 初试中选拔出的80人中,另有19人也是由于身高“问题”被拒之门外。 以身高作为门槛的做法在中国许多单位的招聘中都有表现。在外事机构, 对身高和体形的要求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经常参加 外事活动,比如迎接外宾访华等,因此对成员的身高和体形有严格的要求。而 深圳税务局、宿迁市政府、人民银行成都支行等也各自有一套身高标准,由于 身高有“问题”,很多应聘者被拒之门外。 除了身高,一些单位招聘时还制定了其他的标准。南昌某航空公司招聘空 姐时,应聘者被要求身穿泳装像模特一样走台步。公司领导解释说这也是综合 素质考试中的一项,如同知识水平和英语能力测试一样。 此外,乙肝也是不少中国求职者找工作途中的拦路虎。有资料表明,中国 大约有1.2亿人口不同程度地感染过乙肝,约占总人口数的10%。乙肝的传染性 其实并不强,但还是有很多人因为在验血检查中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失 去了应聘资格。 官员的选拔已经不再仅仅基于应聘者的思想觉悟和政治面貌了。北京一位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很多地方政府那么做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外在形象。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愈加频繁,政府部门被要求 提高素质、展现良好风貌,力图对外树立一个积极的形象。其实,建国50多年 来,中国政府一直对公务员的普通话和外貌形象有较高的要求。周恩来总理以 其翩翩风度征服了包括外国友人在内的所有的人。然而也有例外,中国改革开 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身高不超过 1.6米,但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可是在今天,他恐怕难以在军界 或者政府机构中谋得差事了。 显然,一些部门是仅仅基于字面理解来制定新的用人标准的。对此,受害 者十分不满。他们认为,长相和身高与工作能力没有什么关系。 来自安徽省的张先著(音译)最近将芜湖市人事局告上了法庭,因为他被 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被剥夺了申请成为公务员的权利。4月,法庭宣判,张 先著胜诉。前文提到的陈女士也已经说服了因身高被淘汰者中的5人和她一起准 备把当地政府告上法庭。 政府和一些社会人士也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上述北京那位不愿意透露姓 名的官员就表示,“政府有关的法规将尽快出台”;四川一位姓张的律师也在 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促使政府在招聘中放弃“特殊标准”。 不过,这个问题显然不容易解决。陈女士认为,这是因为有太多人看重政 府部门享有的福利而申请当公务员。她说:“由于政府在人员选择上的余地很 大,所以即使他们随心所欲地制定标准也能招到人。因此,他们没有什么权利 或者公平的概念。”(摘自5月21日美国《纽约时报》)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23版〕 |
|
|
11楼#
发布于:2004-05-31 12:39
中国妈妈坐新式“月子”
[美]倪青青/文 杨海伦/译 王簪(音译)已经怀孕九个月了。生孩子本来就不是件容易事,可是她最 怕的,是生完孩子后要“坐月子”。按照代代相传的规矩,王簪必须被关在门 窗紧闭的屋里,包着脑袋,不能洗头洗澡,甚至不能刷牙。她不能碰冷水,不 能吃冷食,也不能见外人。每天要大吃红糖煮鸡蛋(有时多达40个),喝鸡汤 和鱼汤。说话看书都不能多,更不能哭。这样的日子要过整整一个月。从字面 上解释,“坐月子就是一个月都坐着不活动”。 在王簪这样的年轻一代眼里,“坐月子”简直跟关禁闭差不多。但是传统 的力量还是很强大,即将出生的孩子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双眼睛盯着,他们 各有一套确保“小皇帝”样样都要好的主张,王簪特别担心受到压力。 王簪的遭遇是中国新旧两种生活方式冲突的写照。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 型的“月子宾馆”应运而生了。设在北京郊区的“产妇服务中心”就是成立最 早的一家。在这里,医生护士代替了家中的女性长辈,为产妇提供医疗保健专业 服务,向她们提供了一种介于医院和家庭疗养之间的新选择。 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新生儿,是美国的5倍,新生儿用品市场潜力巨大。近 年来,西方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尿布、婴儿食品、宝宝霜、宝宝纸巾之类的用 品大行其道,同时也对中国人传统的“坐月子”观念产生了强烈冲击。“产妇 服务中心”正好在传统和现代医学观念之间求得某种平衡。 王簪的婆婆去服务中心“巡视”了好几次,才同意把儿媳妇送进去。王簪 需要每周付给服务中心360美元,她有一个单人房间,里面有她睡的大床,宝宝 的摇篮,会客的沙发,电视、电话、冰箱、空调一应俱全,附带设施齐全的盥 洗室,有专业医护人员和厨师,每天供应3顿正餐,还有3次小吃,并提供按摩、 健身和医疗咨询服务。与传统“坐月子”观念最大的不同在于,服务中心十分 注重新生儿的养护。 但传统观念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超越的。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往往要费很大 的力气,才能说服产妇的家属相信洗澡刷牙之类的事情有益无害。服务中心自1 999年开张后,曾有多家效仿,但都无法经营下去。去年由于非典影响,加上中 国的迷信说法“羊年不宜生子”,入住人数大为减少,中心差点关门。 不过,今年以来情况大为好转,猴年是生孩子的好年头,服务中心生意逐 渐兴隆,并且搬到了新址,从原来的一层楼20个房间扩展到四层楼60个房间。 该中心负责人很有信心。中国这么多人,只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类似服务 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摘自5月21日美国《洛杉矶时报》)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23版〕 |
|
|
12楼#
发布于:2004-05-31 12:40
从生活中找灵感 转让专利也赚钱 (他山之石)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张莉霞 早就听说日本很多家庭妇女热中于搞发明创造,像带小塑料盒的剪指甲刀 什么的,都是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某些不便后,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发明出来 的。百闻不如一见。前段时间,在位于东京涩谷商业中心的东急百货店举办的 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发明展”上,记者真正见识了日本妇女的聪明才智。在 那次展示会上,共展出了日本全国家庭妇女在过去一年中发明创造出的约100件 生活用品。 在展示会上,记者看到,许多小发明虽然不像“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展出 的企业新发明、新产品那样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看起来也比较简单,但这些 都是日本家庭妇女智慧的结晶,实用性非常强。例如,兵库县妇女三木节子发 明的“人工肛门用内裤”,它配有一个特殊的口袋,不仅可以避免盛装排泄物 的袋子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而且便于排泄物的处理,能够减轻或解除患者 的痛苦。这个小发明获得了“专利厅厅长奖”。东京妇女加茂嘉子发明的“多 功能袋”,不仅可作为帽子戴在头上遮阳,而且还能装物品,十分方便。在展 示会上,记者还看到了一种新的“安全省力菜刀”,不仅不易在切割南瓜等坚 硬的烹调原料时发生意外,导致操作者受伤,而且比现在广泛使用的菜刀更方 便、省力。 据日本全国发明妇女协会介绍,此次参展的小发明大部分已经取得了专利, 有些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物品甚至已经开始生产,准备大量投放市场。在展示会 的一角还设有一个洽谈室,是专门为洽谈转让专利权而准备的。如果企业有兴 趣,认为有些小发明能够成为畅销商品的话,当场就能就专利权转让问题进行 协商。例如,由家庭妇女发明的“健康毛巾”,就是因为在使用中能产生按摩 效果,且不损伤皮肤,从而成为日本非常畅销的洗浴用品的。 日本人的传统习惯是妇女在生育之后一般就不再继续工作,而主要在家照 顾孩子,料理家务。但她们当中,有相当多的人具有本科学历,还有一些拥有 硕士学位,具有搞小发明的潜力。日本有关方面对此也非常重视,经常组织各 种活动,鼓励妇女将自己的小发明进行商业化生产,为社会做贡献。 在日本文部科学省、专利厅、发明协会、发明振兴会的大力支持下,日本 妇女界于1971年成立了日本全国发明妇女协会,组织和指导家庭妇女积极从事 各项发明创造,并于每年的4月份举办“生活发明展”。为了调动广大妇女从事 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每次展览都进行评奖。本次展示会共评出了“文部科学大 臣奖”、“专利厅厅长奖”、“东京都知事奖”、“发明协会会长奖”等共10 名特等奖,以及5名优秀奖和15名鼓励奖。 获得本次展览会特等奖的家庭妇女清水智子说,经常参加这种小发明展览 活动,让她养成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就喜欢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同时也 让她增加了自信,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小发明不仅丰富了家庭妇女的生活内容, 而且使部分妇女通过转让专利权得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环球时报》〔20040528 第24版〕 |
|
|
13楼#
发布于:2004-05-31 12:55
记者扮靓仔暗访“富姐俱乐部” 富姐当中有警官 2004-05-31 11:06:20 来源:千龙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时下,兰州大街小巷酒吧林立。其中,不少酒吧或是咖啡馆经营花样可谓五花八门。连日来,记者通过暗访后发现,兰州市少数酒吧从事的服务中居然出现了“先生出台”,而消费者多是款姐和富婆。深诣此道的圈内人士将这样的酒吧称之为“富姐俱乐部”。 暗访费尽周折 5月22日至今,记者暗访结束后得出的结论是,要想成为富姐俱乐部的“卧底”实在不易。5月22日,记者在南关什字一酒吧内暗访时第一天就碰到了“钉子”。本来以为怀揣着钞票就能轻松演上一回“无间道”的记者被一张名片大小的所谓“会员卡”挡在了厚厚的酒吧门外。之后,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即使有了会员卡也无济于事。靓仔们的工作还要靠线人搭线,要是没有线人,“干这行可是死路一条”,一位深知其中内幕的靓仔阿凡(化名)如实说。难道仅凭富姐肉眼就能辨出线人?记者不解的问,闻听此言,阿凡不屑的告诉记者,富姐和线人只能在一种场所相遇,那就是富姐俱乐部。在一般情况下,双方只能用含混的言辞,甚至眼色进行交易,除非常客。 靓仔熟知富姐身价 当日,记者在南关什字一酒吧内暗访时了解到,许多靓仔对所熟悉富姐的财务状况一清二楚。5月24日,记者在甘南路一酒吧内看到,一群穿着时髦的靓仔出出进进,他们不时的拿着筛子或是扑克牌轻盈的摆出很“炫”的姿势,然后等待线人的召唤。时近凌晨,两个长相很帅的靓仔被一个年过三十的男子叫走了。之后,阿凡告诉记者,出台的靓仔一个名叫“吴俊”,另一个名叫“余杰”,他们都是有固定陪伴对象的。当记者问及靓仔姓名时,阿凡冷笑着说,在这里即使在同一个线人手下干活,靓仔们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称呼时只用别名代替。这些名字有的是靓仔本人起的,或是线人叫惯后传出来的。靓仔们对经常陪伴的熟悉富姐的个人财务状况十分熟悉,比如说款姐A有数十万家产、一辆奥迪A6轿车、款姐B有一百多万。说到这时,阿凡指着一个年龄大约30岁左右,身着浅褐色吊带裙的女子说:“此人姓郭,靓仔都称其为‘黄姐’是因为她太能讲‘荤’笑话,她的财产就有两百多万”。对于这些情况,靓仔们在平时聊天中还时不时说出自己陪伴富姐的“实力”来互相攀比。 靓仔一夜挣了八百 靓仔们熟知富姐身价,也为自己开价提供了方便。谈到靓仔们收入,阿凡声称这是他们这行最隐秘的问题,他只能用“或多或少”来形容自己的收入。当记者不再追问“收入”问题后,阿凡补充说:“我最多一夜挣过八百,这是我爸一个月的收入”。2003年的圣诞节,阿凡正在和朋友在小西湖一酒吧内欢聚一堂,时近当晚11时许,他突然接到线人宏哥打来的电话。线人在电话中称,南关有一十分阔绰的富姐正在等他,让他放下电话立即去南关一娱乐场所。待阿凡赶到富姐所在酒吧的包厢后看到,富姐已有些微醉。灯光暧昧的包厢内回响着轻柔的乐曲,富姐见阿凡后立即起身将其拥住,并随即在其两颊上来了个“对吻”,两片唇印象是烙在阿凡的脸上让其不可摸去。一阵猜拳对饮之后已是凌晨1时许,这时,富姐要求阿凡与其一同“回家”。两人相拥着上了车后,富姐招呼司机去“盘旋路”。待到达目的地,富姐拥着阿凡来到一酒店开房。那一夜,阿凡得到了八百元的“辛苦钱”。他知道,线人也拿了不少好处。之后,富姐留下阿凡电话,并要他走人。一个多月后,阿凡在与富姐在电话中聊天时得知,富姐姓付,是南方一木地板的兰州代理商。 靓仔揭出富姐身份 陪富姐久了就能看出富姐身份,这是眼力独到的靓仔所具备的“特异功能”。在采访中阿凡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2004年3月初的一天,阿凡和一位靓仔被宏哥(线人)叫去陪三位富姐。走进包厢后,阿凡立即被一位年龄30多岁的富姐相中,在富姐的邀请下,两人开始在包厢内跳舞,一曲跳罢。富姐双手搭在阿凡肩上,面颊也跟着贴近,阿凡只是一味的迎合着对方。这时,富姐的同伴带着醉意呼唤富姐为“X警官”,阿凡一听顿时有些惊诧。他说,他陪富姐许多次了,陪公务员还是第一次。那一夜,阿凡和富姐在包厢内几次拥吻,之后富姐扔下200元走人。谈及富姐的身份,阿凡告诉记者,富姐一般都是生意人,也有些是背着老公来外面找靓仔的,她们的老公都很有钱,还有些是离婚少妇。总之什么人都有,干这行时间长的靓仔都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靓仔家人蒙在鼓里 出来陪富姐,许多靓仔和阿凡一样,他们的家人都被靓仔们的谎言蒙在鼓里。阿凡说,他和同伴们都给家里人撒谎,而且谎言都如出一辙的是“在酒吧做服务生”。有时,工作起来,靓仔们还用电话搪塞同伴的家人称“XXX和我在一起喝酒,不要担心”之类的话,这样家人就放心了。谎言十分奏效,后来家人也习惯里靓仔们早归晚出的生活习性后都不怎么理会了。阿凡告诉记者,和他一起工作的靓仔生活在七里河的居多,也有外地的。他说着用手指着人群中穿梭地一模样十分俊朗的小伙说,他叫“孙俊”,人如其名,来自天水,是线人在盘旋路一家酒店招来的。他给天水的家人说,他在兰州一家酒店打工。 靓仔都出过台 和阿凡一样,靓仔小伟(化名)出台陪富姐已有一年多时间里。小伟身形魁伟,长相也不赖,因此年龄稍大的富姐十分喜欢他。小伟说,出来陪富姐的靓仔哪有不出台的。要么就是一夜情收钱后走人,要么和富姐保持长期的性关系。关系长也长不过半年,一般情况下,靓仔中没有被富姐包成“二爷”的。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小伟对圈内的情况十分熟悉,他说,他所知道的整个兰州出来陪富姐的靓仔只不过六七十人,线人也就是七八个。每个线人手下最少都有五六个靓仔,少数两三个线人有时也出台,但他们平时只给其他靓仔介绍富姐,从中“捞份子”吃“过水面”。“捞份子”“过水面”是怎么回事?记者不解的问,小伟冷笑着说,就是线人要从富姐给靓仔的“台费”里拿最少20%的提成。谈到兰州“富姐俱乐部”的分布,小伟说只有南关、甘南路、以及北滨河路有,其他地方他还没有去过。 打通线人 和小伟有了几次接触后,记者试探的告诉小伟,自己是在兰某高校的在校应届毕业大学生,由于家里情况不好,所以想试一下为自己挣点生活费,并且答应小伟如果他介绍业务,可以成一笔给小伟30%的提成。小伟听完很警觉的要求看看学生证,记者于是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学生证,小伟看过以后很是诡秘的告诉记者:他现在走动的几个酒吧里已经早有人了,可以帮忙看一下滨河路的几家咖啡馆要不要,在留下了记者的电话以后,线人答应如果有消息给记者打电话。在5月29日晚8时,记者接到电话说,滨河路的一家咖啡馆有人要见一下记者,于是记者驱车来到了约定地点。 记者与富姐面对面 在酒吧门口,记者告诉门童,自己是小伟介绍来的,门童打量了一下后带着记者走进酒吧,安排记者在离电视不远的地方坐下。虽然酒吧灯光昏暗暧昧,但是记者借着电视发出的光亮发现自进门的那一刻起,坐在吧台附近的两位中年妇女一直紧盯着记者。记者坐下不过一会,吧仔过来告诉记者,那两位女士想请二位过去聊会。在入坐后,两名妇女首先自我介绍,说她们一个叫雅丽,另一个叫高姐,两人漫不经心的打量了一下记者,然后开始漫无边际的闲聊,并且很是殷勤的一再劝酒,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记者以不胜酒力为由表示不能再喝了,这时雅丽突然说家中有事离开了,雅丽走后高姐面带戚容的告诉记者,她的老公自从4月份走了以后就很少和她有联络,他一年在家的时间还不到一半,自己很是苦闷,于是抽时间出来和朋友聚聚,刚才要叫记者过来时,还略有犹豫,但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因为两个人聊天实在是太开心了。说完问记者有没有兴趣到她家里去聊会,记者以不可以夜不归宿为由推脱,高姐很不以为然的告诉记者,来这儿的学生都以这个作理由无非是想多挣点钱罢了,他可以把钱再加50,记者万不得已以今天晚上学校学生会要抽查毕业生宿舍为由脱身。 在记者离开酒吧时,先前带领记者到进入酒吧的吧仔突然赶过来告诫记者,最好不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富姐和线人都很有来头,如果记者出去以后到处乱说,一定会有人收拾记者。 |
|
|
14楼#
发布于:2004-05-31 12:57
南京市一公厕用国旗作门帘长期无人过问
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 2004-05-31 03:07:29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庄严的国旗被人撕开后悬挂在公共厕所的门前当门帘,这是记者昨天在浦口区龙王山风景区外一条马路旁看到的一幕。 “实在太令人气愤了!”读者李小姐告诉记者,昨天她和同学从南京气象学院南门口一直向西,在距龙王山风景区大门数百米的马路南侧发现一个厕所的门帘样子很奇怪,走近一看才发现这门帘竟是国旗所制。在李小姐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这个路边厕所。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面国旗被人撕成两块挂在厕所门前,上面已经沾满了油渍、淤泥和粪便。记者走进厕所看了一下,里面污秽不堪,蚊蝇乱飞。 据知情者称,由于龙王山风景区外围一带缺乏公共厕所,便有人用砖木在附近马路旁搭建了这个简易厕所供附近居民及临时内急的游人使用。因为设施简陋无人管理,厕所大门失踪多时,在此方便的人们无法遮羞。近日不知是谁想出了这个馊点子,才找了面破旧的国旗做了两块门帘,虽然附近马路上人来人往,使用过该厕所的人不计其数,但就是一直无人过问此事。采访中,李小姐指出,如此荒唐举动如不及时更正,必将成为中外游人的笑柄,也会败坏南京的城市形象。 :mad: :mad: :mad: :mad: :mad: :mad: :mad: :mad: |
|
|
15楼#
发布于:2004-05-31 12:58
冒犯”公安局长 陕西子长一对夫妇遭游街示众
2004-05-31 11:23:08 来源:中新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中新网5月31日电两年前,延安市子长县一对夫妇只因驾车从当地公安局长身边驶过,竟遭殴打、游街、拘留。近日,这对夫妇对吴旗县农妇骂公安局长一句被拘7天的新闻予以非同寻常的关注。当看到事件向良性发展时,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吐露出两年前的一桩屈辱事。 据三秦都市报报道,宜爱荣日常驾驶一辆“昌河”车搞客运,丈夫王向前负责售票。2002年7月9日上午10时,宜爱荣驾空车向寺湾乡方向行驶,途经石家川村时遇到堵车无法前行。这时,从后面驶来一辆“桑塔纳”警车也停在路中,车上下来的是县公安局局长姬晓武和办公室主任郝宏珠站在车旁。宜爱荣见有4名客人上车就调头返回县城。 当时,刚发生过洪灾,路很窄,宜将车从离姬某身边五六十厘米的地方开了过去,开出十多米后,宜从后车镜看到姬晓武扬手指着自己的车,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可能是在提醒自己开车要小心,宜和丈夫也就没在意什么。 半个多小时后,“昌河”车载着一位乘客由县城再向寺湾乡方向行至刘家硷村时,那辆“桑塔纳”警车迎面驶过,这时宜将车交给了丈夫王向前(无驾照)开,就见“桑塔纳”警车掉头追来,并喊话让停车。姬晓武上前大声问:“刚才是谁开的车?”宜回答是自己开的,姬便骂:“什么瞎东西!往人身上开,把驾照拿来!”接过驾照姬又说:“我一把就给你撕了。”宜连忙道歉:“是不是刚才石家川调方向的事,实在对不起。”姬还是火冒三丈:“他妈的,拘留了!” 在众人的围观中,王向前插话,姬问:“你是哪里的?”“我是绥德的。”王向前答道。郝宏珠骂道:“绥德的给老子扎什么势?”后随手在王左右脸上打了两拳。宜见打了丈夫,忙挡在中间:“警察打人,让大家看看你们的行为,你当老百姓都是次品?”宜爱荣用当地很重的话骂着。随后,郝给宜又是一拳,并将宜甩在地上,用脚朝宜的腹部踩,宜随后一滚闪到路旁的泥潭里,两只鞋也掉了。夫妻两人很委屈同时高声叫骂,围观的群众也越聚越多。这时姬用手机给寺湾派出所打电话,一会儿,所长吴某等民警赶至现场。姬吆道:“铐住,什么瞎孙,这个女人太恶劣了,拉到所里去。”夫妻两人被带上手铐,往警车里塞,宜爱荣想拣鞋,“穿你妈的×哩!”郝骂着把宜的鞋踢到路壕里。 宜被铐在寺湾派出所院内的栏杆上,王向前被带进一个房子,姬晓武和郝宏珠也跟了进去,郝继续用皮鞋在王向前的腰腹部猛踢,王向前夹杂着叫喊声继续叫骂,姬晓武上前用脚“修理”了王向前3下。 姬临走时吩咐,要民警马上按暴力妨碍罪来整材料,他在县里等着,完后通知。 几个年轻民警在做笔录时,又掴宜爱荣耳光,宜爱荣称,当时自己豁出去了,也不想活了,也就越骂越凶,最后的笔录也没叫看,她被拉过手强按了手印。 当日下午17时左右,宜爱荣、王向前戴着手铐,脖子上分别挂了“暴力妨碍公务宜爱荣”、“无证驾驶妨碍公务王向前”的大纸牌,被警车拉到子长县城南门口。这时姬晓武已坐着他的那辆警车等在那里,两人被拉下车,有人当场宣布他们被刑事拘留,接着由姬的车开道,一个小时内,宜、王夫妇分别由两名警察押着从南门经中山街、农民街,游街长达2公里。 游完街,寺湾派出所指导员刘某告诉宜,他给局长和检察院说了好话,考虑宜有两个孩子,改为行政拘留,让宜爱荣在一堆材料上摁了手印。最后,宜、王二人以拒绝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等分别被判行政拘留31天、21天。当晚,子长县电视台播放了《王向前、宜爱荣夫妇受严惩》的图文新闻,之后又和其他新闻连播了一周。拘留期间,宜、王夫妇俩又被拉出去挂牌游了一次街。被拘后他们正在上学的孩子由亲戚照看着。 重获自由的第二天,宜爱荣就到县公安局“评理”,两个民警说:“你是不是还想坐禁闭?”她越想越不服气,几天后,又找到延安市公安局,有位领导答复:已经关过了,迟了,你哪里都不要去,谁也不要找,没用。半年内,夫妇两人不敢上街,因为他们“和局长闹”很出名,原本上座率不错的“昌河”车也没有多少人坐了,他们只好将车变卖了,整日在家里呆着。 他们的遭遇已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儿子王振和学生发生矛盾,大家就拿他父母游街的事讪笑他,王振哭着说不愿上学了。短短时间里,因为身心受挫,宜爱荣的体重由54公斤减至43公斤,王向前被打后留下后遗症,只要干重活就腰痛。 去年,宜爱荣为了养家糊口,贷款购置了一辆“长安奥拓”跑营运,一天两位乘客议论吴旗县农妇骂公安局长被拘7天的新闻,她和丈夫找到相关报纸细细看起来,他们和白的遭遇很相似,但白的勇气和执著令人叹服。最后他们不顾亲戚朋友的劝阻,决定向媒体披露曾经悲愤的一幕。(辛言) |
|
|
16楼#
发布于:2004-05-31 13:01
纪委书记找小姐丑闻再次拷问:自身不正何正人? 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 2004-05-31 09:02:47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据5月11日《现代快报》报道,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纪委书记黄某某等一行人,在饭饱酒足之后到某度假村的温泉浴场找“小姐”,不料因醉眼朦胧误将某外企文员小文及其同事当成“小姐”而肆意进行调戏、纠缠,又在遭对方坚决拒绝下动手打人。黄某某一行人气焰嚣张,连在场保安员也制止不了,最后只好报警110。想不到,黄某某等被带到派出所后,黄某某仍然气势汹汹、大声叫喊:“我是公务员。”扰攘多时,后在民警和当事人的要求下,5个多小时之后,黄某某才极不情愿地对小文及其同事说了一声“对不起”而告一段落。 纪委书记黄某某的行为,是“酒后乱性”,还是久“在河边走,酒醉偶湿鞋”?从其在公共场所招嫖的露骨、大胆程度以及气焰之嚣张猜测,此君觅色猎艳恐非一朝一夕矣。那么,黄书记的行为是什么性质呢?是涉嫌嫖娼,还是只是误会?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无须笔者赘言。黄某某的行为,非但与其公务员公职身份不符,更与其共产党员及纪委书记身份格格不入。且不论其是否涉嫌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单按党内的《纪律处分条例》也是应该受到处分惩罚的。 但笔者并不想纠缠于此,而是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纪委书记的职责是什么?纪委书记自身不正如何正人?而近年来,纪委书记涉嫌嫖娼、暴死“温柔乡”、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等新闻屡见报端,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俗话说,“正人先正己”。而纪委书记恰恰担负着党内监督的重任和“正人”之角色,乃查处党内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现象的利剑之一。然而,在纪委书记屡出“丑闻”、自身不正前提之下,如何行使正人之职?同时,纪委书记又该由谁监督?人民群众?太软弱;舆论监督?往往遭遇权力的制肘而无声;上级纪委监督?离得太远。大腐败分子、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曾狂妄叫啸:“摆平中纪委”,于是有人说“中纪委是摆不平的”。但中纪委下的各级纪委呢?难说了。退一步说,即便纪委是摆不平的,但纪委书记却可以被摆平。毕竟纪委书记也是人嘛,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食、色”之人性弱点。像黄某某那样的纪委书记,即便没人要摆平他,他自己却已经早早地“躺下”了。自己都已经“躺下”,遑论站起来监督别人?其同级乃至其下级的党员干部又如何能够切实地受到监督和约束? 若黄某某凭一句极不情愿的、轻描淡写的“对不起”就蒙混过关,那么给党员和群众心目中留下什么?让其继续担任纪委书记一职如何服众?又如何能够胜任?而党的尊严、威信又受到多大的损害而荡然无存?因此笔者认为,对为类“咸湿”书记不但应该处分,还应该坚决摘掉其头上的“乌纱帽”,且让其仕途在“温柔乡”里去继续吧。不断传出的纪委书记丑闻,一次又一次敲响整顿党内纪律和纯洁党员队伍的警钟啊! |
|
|
17楼#
发布于:2004-05-31 13:02
布什保留着萨达姆的手枪 自豪地向来宾炫耀
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 2004-05-30 23:53:39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新华网华盛顿5月29日电据提前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30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保留着从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手中缴获的一支手枪,并有时自豪地向来宾炫耀。 报道援引未透露姓名的军方人士的话说,美军特种部队去年12月13日在提克里特附近一个农场的地窖内抓获了萨达姆,并从他身上缴获了一支手枪。抓捕萨达姆的官兵私下里将这件“战利品”送给了布什。 布什把手枪存放在紧邻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一个小书房内,并有选择地带一些来宾前去观看。一名最近到过白宫的人士说:“他真的很喜欢炫耀它,他真的为有这件战利品感到自豪。” 据报道,萨达姆被捕时手枪装了子弹。但布什告诉来宾说,萨达姆被捕时手枪内实际上并没有子弹,现在依然没有装子弹,所以触摸没有危险。(完) |
|
|
18楼#
发布于:2004-05-31 13:03
爱尔兰银行总裁因浏览色情网站而引咎辞职
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 2004-05-31 03:17:18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信报讯 爱尔兰最大的银行爱尔兰银行总裁迈克?索登5月29日宣布,由于自己在办公室浏览色情网站的行为违反了公司的有关规定,因此辞去总裁职务,他还对自己给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表示道歉。 在上周的一次公司例行检查中,技术人员发现,迈克?索登经常利用工作时间浏览成人内容。面对技术人员整理出来的资料,索登无言以对,只好放弃了自己这份待遇丰厚的工作。 爱尔兰银行的官员表示,公司之所以对浏览色情内容惩罚很重,并不是因为色情内容本身,而是因为色情网站中经常会附带有一些病毒代码。历史上,爱尔兰银行曾经发生过大量客户信用卡账号、个人资料被盗的情况,而在检查中发现,客户资料被盗的情况与员工浏览色情网站并被攻击有关。因此,爱尔兰银行制定出这个公司条例,也是因为担心更多的病毒代码进入公司的电脑中。(张鑫焱) |
|
|
19楼#
发布于:2004-05-31 13:05
色情女星坦言艰难人生:被两男子折磨得死去活来 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 2004-05-31 10:50:15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不久前,美国成人电影行业接连发现感染艾滋病的演员之后,美国舆论为之震惊。迄今为止,已有至少两人被确认为艾滋病患者,而且还有更多的成人电影演员在接受检测。在这两人中,拉腊罗克斯(艺名)已成为整个色情电影行业乃至整个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据美国广播公司5月27日的报道,现年21岁的罗克斯在今年初才步入成人电影行业,而且到感染上艾滋病的时候才干了三个月。 罗克斯说,她出生在蒙特利尔的一个法语系加拿大中产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小时候,她父母就争吵不休,最终以离婚而分道扬镳。她说:“看到父母在一起不幸福,我也感觉自己非常不幸。”她从小到大都没有感受到父母和家庭的温暖,后来,她父母干脆把她寄养在一个专门收留问题孩子的福利院里。 长大后,她在蒙特利尔的一家脱衣舞吧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她的经纪人告诉她,要想多挣钱,她可以去拍成人电影。罗克斯说,虽然她同意了经纪人的劝说,但是她态度十分坚决,即不拍摄变态的性行为,而且必须戴安全套。可是,等到她真正进入了成人电影圈子,她就发现一切由不得她自己了。 罗克斯说:“我们是只有18岁到21岁的女孩子,而我们的对手都是40岁甚至更大的男人,因此,他们要想说服我们接受他们的观点可谓是易如反掌。”罗克斯说,她真正开始拍摄成人电影之后马上就发现,导演的要求是怎么样刺激就怎么样拍,而且整个过程是越变态越好。她说:“而且,整个性行为过程都是不加保护的。” 由于入道不久,对行内的许多规矩不甚了解,罗克斯同意了一位名叫马克的成人电影导演兼演员的劝说,前往加州拍摄电影。她的经纪人劝说她不要去,声称那里十分危险。但是,罗克斯经不起马克的劝说,再说也想多挣些钱,于是毫不犹豫地就跟着马克上路了,当时心里还想所谓的危险是不是夸大其词吓吓人的。 可是,等到她到了号称美国成人电影之都的圣费尔南多谷,她才发现,马克要求她与两位男演员一起拍片。其中一位男演员就是被查出患有艾滋病的成人电影演员达伦•詹姆士。 但是,罗克斯说,她到洛杉矶的1000美元的机票钱都是马克垫付的,她必须还上这笔钱,而拍摄这个镜头就可以挣到1300美元。最后,她一咬牙,放弃了最后的尊严,同意接过这部戏。可是,她说,等到两个男演员轮番上阵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之后,她想到的唯一事情就是赶紧找一个没有男演员,没有摄像机的地方躲起来,眼巴巴地想着最好这时候眼前出现沙滩和蓝天。 第二天醒过来之后,她就感觉自己全身上下疼痛不已,几天之后,她就发现越来越疲劳,最后她被查出患上了艾滋病。她说,当詹姆士不久也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之后,她马上给他打了个电话,电话没人接,于是她在应答机上留言说:“我要杀了你这个狗东西,然后我自杀。” 被确认感染了艾滋病后,罗克斯独自一人栖身在一家每晚只收44美元的小旅馆内,她说:“我整天整夜大喊大叫,经常拿墙壁出气。”罗克斯说,“我想到了自杀,我不怕死,但是我怕死于艾滋病。” 她说,在经过了许多不眠之夜之后,每天看着太阳升起,听着小鸟在歌唱的时候,她觉得生活应该有多么美好,她觉得自己应该勇敢地活下去,尽管她知道面对她的除了艰辛还是艰辛。( 扬子晚报寒非)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