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32回复:10
我们对美做法很气愤 美军围着台海搞演习,还图谋进驻台湾军事基地我们对美做法很气愤 美军围着台海搞演习,还图谋进驻台湾军事基地(附图片1张)(新闻内幕) 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何洪泽 本报记者 张萍 陈水扁在争议中“就职”之后,“台独”步伐骤然加快,使台海局势更趋 紧张。人们注意到,台当局一面大肆渲染大陆军演“威胁”,一面抛出6000多 亿元新台币的军购案,要使台军舰队的打击范围扩大109倍,制海能力提升2.58 倍。陈水扁现在立足未稳,为何还要如此迫不及待地对抗大陆呢?分析人士指 出,最大原因在于美国。美国一系列让两岸民众感到气愤的做法,使陈水扁等 人胆子越来越大。 围着台海搞军演 进入6月,美国给了台当局许多错误信号,其一是在台湾海峡周围展开密集 行动。在台海以北,6月8日,驻日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在琉球群岛的嘉手纳空 军基地开始了为期12天的联合军事演习,重点演练空中联合作战能力。据报道, 演习的主力是美军F―15C/D型战斗机联队。它可是台湾军方眼中的“援台先锋” ,以及“台海爆发冲突时的关键性空中力量”。 在台海以南,美军的另一场军事行动已接近尾声。6月1日,美国和某东南 亚国家开始举行为期11天的联合军演,后期演习在南海进行,目标是增强海战 能力,特别是防空和反潜战能力等。 在台海以东,美军动作更多。据美国媒体6月4日报道,3艘美军攻击潜艇已 悄无声息地驶抵关岛。据悉,美国还计划在关岛部署一支航母战斗群,使它能 更接近西太平洋特别是台湾海峡。五角大楼官员不加掩饰地说,他们的“目标 就是对付中国……是为了能以最快速度赶到台湾海峡”。与此同时,美军的另 一个航母战斗群驶出了军港,准备参加6月中下旬在夏威夷举行的多国演习。专 家指出,美军可能是要检验他们的另一个计划:把部署在美国西岸的一个航母 战斗群调至夏威夷,以支援驻日美军。 专家指出,美军这些军事演习有两大特点:一是从地理位置上看,对台湾 海峡形成了包围之势。二是从演练内容上看,均着眼于“台海战争”。美国兰 德公司曾公布一项电脑军演的结果:美军部署在嘉手纳空军基地的F―15C/D型 战斗机,可使台湾对抗大陆的成功率超过50%;若再增加一支航母战斗群的空 中力量,成功率将达到80%。专家提醒说,7月中旬至8月,美军七大航母战斗 群将云集西太平洋,以验证美军的“舰队紧急反应计划”,据说台湾军队将被 允许参加。 加速提升美台关系 美国的另一举措也让中国人感到气愤:加速提升美台之间的军事和政治关 系。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类动作之多,在近几年是罕见的。5月20日,美众议 院通过一项国防授权法修正案,规定五角大楼可以派遣将级军官及副助理部长 到台湾,以增强台湾“防卫大陆的能力”。没过几天,台湾媒体就称,美国国 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办公室负责亚太事务的官员约翰?艾伦将军将于7月访台。 如果艾伦此行成真,他将是美台“断交”后第一名正式访台的美国现役将级军 官。日前,台前海军司令顾崇廉透露,目前在台湾有不少美军官兵,他们的任 务是调查哪些机场和港口等军事基地将来可供美军使用。这预示着一旦台海发 生冲突,美军将不仅仅是“协防”台湾,而是有可能直接“进驻”台湾。顾崇 廉甚至说,2006年是关键,“美军很可能(在那时)进驻台湾”。 美国也屡屡在非军事领域给台当局壮胆。5月2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记 者会上说,中国大陆日前获准成为美洲国家组织的永久观察员,美方也强力支 持台湾成为该组织的永久观察员。美国的亲台议员乘机鼓噪。5月24日,美国一 些众议员竟然提出一份议案,建议让台当局派遣3.5万名士兵到伊拉克“与美军 并肩作战”。6月初,又有一名议员提出一份更为荒唐的议案,要求美国政府“ 恢复与台湾的正式外交关系”。 美国的这些举措,集中发生在5月20日陈水扁“就职”之后。据报道,台湾 当局日前得意洋洋地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国“必将介入”;美国“对 民进党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这怎能不激起两岸同胞的愤慨? 美国的如意算盘 台湾问题专家指出,美国以往有一种伎俩:大陆强硬时它就压大陆,台当 局“越轨”时它就压台当局,目的是确保台海不发生冲突。但是,美国最近的 做法并没有遵循“惯例”。美国之所以如此,除了“确保美国国家利益”,主 要原因恐怕有以下几点: 第一,营造紧张气氛,为推销军火制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台湾目前正在讨 论6108亿元新台币的军事采购案。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采购单。显然,美国是想 在“紧张时期”狠敲台湾一竹杠。 第二,有人认为,这是布什政府对台海政策进行微调的结果。目前美国在 鼓吹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即美国对台军售等是为了促谈。5月29日,美国国务 院负责台湾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对台军售与台湾 的“独立”和“主权”没有关系。如果台湾对其防御能力更有信心,将会增加 它与大陆进行政治对话的可能性。他说,美国一方面阻止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 运,一方面卖武器给台湾,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两岸军事力量的平衡。分析人士 指出,这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因为即便是现在,“台独”分子都不肯与大陆对 话和谈判,更何况以后。 第三,每当美国大选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反华言论和举动都会抬头。当年 克林顿竞选总统时,曾大肆抹黑中国;布什上台前,也曾扬言以中国为敌。这 似乎成了一个“法则”,目前形势不妙的布什当然不会忘了它。 中国人很气愤 中国普通民众怎么看美国的所作所为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北京市民。 出乎记者预料的是,很多人居然对美国近期涉及中国的动作如数家珍:卖给台 湾远程预警雷达,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台湾参与美洲国家组织, 帮着台湾搞潜艇,阻止欧洲国家解除对华武器禁运,逼迫捷克取消同中国的雷 达贸易合同……北京市民普遍对此感到很气愤,很多人用了“欺负人”和“霸 道”这两个词,有些人用词则更为激烈。记者发现,美国的这些举措竟然发生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一位姓张的出租车司机情绪激动地说:“我看美国 人就是成心不想让中国统一。每次台海一有动静,美国人就先动起来了,又是 向台湾卖武器,又是派军舰。”一位网友说,美国军舰在台湾海峡进进出出, 对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可以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 度是激发中国人反美情绪的主要原因。 不久前,国内一家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等省市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 示,90%的中国青年认为,美国在对华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是霸权主义的, 是不友好的;超过80%的青年认为,美国在世界上搞的是假民主、真扩张。另 一项调查则显示,中国市民反感美国的比例正在大幅上升。最近几年,在几乎 每一次调查中,美国都是中国青年“最不喜欢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人并 不仇视美国。美国产品早已进入中国千家万户,美国文化的痕迹也随处可见。 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市民的调查显示,在外国朋友中,“美国朋友”人数 最多。这种矛盾的结果说明,中国百姓反对的只是美国政府的一些做法。专家 指出,出现这种结果并非偶然。美国炸我驻南联盟使馆,曾试图阻挠中国申办2 008年奥运会,美军战机跑到中国家门口撞毁中国战机……更为恶劣的是,美国 以各种形式支持“台独”、“藏独”等势力,整天想的就是让中国分裂。 一名网友在人民网上是这么说的:“的确,你们(指美国)的军力要比我 们的强大,但是,战争难道仅仅是靠军力吗?朝鲜战争时你们的军力比我们强, 结果如何……更何况,中国现在的国力与过去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更重要的 是,为了中国的统一,中国人是什么牺牲都不怕的……所以,“台海战争”如 果发生,美国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不会得到!”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国的 民族自尊心、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与美国喜欢干涉别国内政、处处遏制中国 的霸权作风激烈碰撞的结果。 图片: 台军绝大多数武器装备是美国提供,或是用美国技术发展起来的。图为台 军新式战机。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1版〕 |
|
|
沙发#
发布于:2004-06-11 09:06
疯狂肆虐加澳两国 致命程度超过非典 超级病菌夺去近百条人命 本报驻加拿大特派记者 陈特安 《加拿大医学杂志》6月5日报道说,加拿大的两座主要城市蒙特利尔和卡 尔加里的几家大医院目前正在同一种超级病菌进行搏斗。自去年年底以来,这 种超级病菌已经夺去了89人的生命,其中蒙特利尔有79人死亡,卡尔加里有10 人死亡。卡尔加里地区卫生局的索慕斯?罗伊医生确认,在该地区的3家医院里, 今年以来每月都有10起以上被这种超级病菌感染的新病例。加拿大一些媒体表 示,去年非典在加拿大夺去了44人的生命,而这种超级病菌却使89人死亡,可 见其致命程度比非典还要厉害。 据报道,这种超级病菌名为“梭状芽孢杆菌”。传染病专家表示,这种超 级病菌一般经由皮肤伤口传染。它感染人体的结肠部位后,会产生一种毒素, 导致被感染者产生严重腹泻和发高烧等症状,许多患者甚至需要切除结肠以保 住性命。据报道,这种超级病菌能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数天甚至数周,一般的消 毒剂对它不起作用。这种病菌一旦进入人体,大部分抗生素都对它无效。 蒙特利尔市防治传染病中心主任、麦吉尔大学医疗中心的医生卢维安表示, 目前这种超级病菌只在医院中传播,蒙特利尔至少有12家医院受到这种超级病 菌的困扰。他表示,这表明这种病菌可能是通过医院里被污染的物体或由于医 护人员不慎而在病人中造成传染的。 据报道,目前医学专家们正就如何对付这种超级病菌进行研究。麦吉尔大 学的查格农医生表示,蒙特利尔的5家医院和麦吉尔大学正在通力合作,加强研 究,以便发现这种超级病菌的致病机理,并寻找如何控制这种疾病传染的方法。 另据报道,澳大利亚近日也有一名患者死于超级病菌的感染。这名来自澳 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患者不久前因高烧住院,医生给他注射了青霉素类抗生素, 但病人没有任何反应,两天后经检验才发现病人感染了超级病菌,青霉素对它 不起作用。由于耽误了治疗时间,最后病人不治身亡。目前,澳大利亚昆士兰 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共有约50人感染了这种超级病菌。 专家认为,超级病菌的出现都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他们呼吁人们尽量减 少使用抗生素。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4版〕 |
|
|
板凳#
发布于:2004-06-11 09:07
个子矮影响国家形象 身体差很难赛场扬威 越南下决心让国民增高(附图片1张) 本报驻越南特约记者 利国 近日,越南制定了国民增高工程,计划在未来20年内使越南国民的平均身 高增加5厘米。 工程将投入6000亿 据报道,这一战略性工程是由越南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由国家卫生部、教 育培训部等相关部门配合制定的,全名为“增加身高和培养高大体形,提高人 种身体素质,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服务的国家级人口健康工程”。越南 准备从今年10月至2010年期间实施该工程的第一阶段,并计划投入6000亿越南 盾,约合4000万美元。 据了解,越南的这一国民增高工程有11项具体内容,其中包括医学、营养 学领域对人体增高的作用研究,在学校中开展体育和游戏活动,建设和改造一 批运动场和体育俱乐部等。政府将为3岁以下的小孩每6个月免费提供一次维生 素A药片,不定期提供“铁质”营养品,鼓励母亲延长母乳喂哺期,为孩子提供 高质量的儿童食品,加强个人卫生等。 越南国家营养局一名官员指出,政府希望这一工程实施后,国民身高在未 来20年能增加5厘米,达到1.67米。 越南人嫌自己矮 根据越南营养研究院副院长黎氏合博士的统计资料,100年来越南人的平均 身高增长了20厘米,但却始终没有达到世界人口身高的中等水平。越南青年人 的身高与他们的前辈相比都有所进步,但与邻国相比,发展速度还是落后的。2 000年,越南青年人的平均身高为1.62米,而邻国泰国青年人平均身高却为1.68 米。过去被认为是身材偏矮的日本青年人,2000年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7米。 越南体育科学院的调查也显示,越南20岁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5.14厘米, 女性为153.88厘米,与中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国青少年的体质相 比,越南6-20岁人口的平均身高、体重、耐力和强度都是落后的。 个子矮影响国威军威 越南军队和体育部门最容易感受到个子矮带来的烦恼。 越南《人民军队》报在一篇题为《增强体力和体形―――越南人的烦恼》 的报道中说:“5年前越南防空军司令黎文知将军就抱怨说,‘我希望我们的战 士要努力锻炼身体。咱们越南人的体形太小了。日本、韩国人的体形过去也与 我们差不多,但是现在人家可大不一样了......’。”文章评论说:“黎文知 将军说的这番话已经过去5年了,但是增加身高直到最近才得到关注。” 另一家媒体在评论中说,当举行国家级礼宾仪式,三军仪仗兵列队接受检 阅,而仪仗兵的身高仅有1米6几时,不能不使人感到国威、军威受到影响。 越南体育科学院院长杨业志教授指出,体育项目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主要 还是由好的身体素质决定的。越南运动员无论如何努力,但因碍于身高,在国 际比赛中往往不能获得理想成绩。 增高工程很受欢迎 “增加身高和提高身体素质”工程一提出即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近来越 南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各种相关的研讨会也纷纷举行。在首都河内, 市民对政府的这项工程十分支持。在咖啡厅工作的一位员工说:“所有越南人 都希望长高些,因为那样看起来更加英俊和漂亮。” 越南国家电视台对此评论说:越南人民向来以勤劳、智慧和具有创造精神 著称。但是,在当前融入国际生活的背景下,全面增强越南人民的体质,并以 身高作为具体的标志,正在成为越南社会的一项正当需求。 图片: 越南的增高工程准备从婴幼儿抓起。图为胡志明市一家幼儿园的小朋友。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5版〕 |
|
|
地板#
发布于:2004-06-11 09:09
天气干旱收成不好 债务沉重生活绝望 印度农民自杀悲剧(附图片1张)(八面来风)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钱峰 一直以来,5月在印度被称为“自杀者的季节”,学生因考试落榜自杀的惨 剧屡见报端。但与农民自杀现象相比,这却是“小巫见大巫”。近来,当地多 家媒体披露,在印度广大农村地区,不少农民因收成不好、债台高筑而走上了 自杀的不归路。 小农别无选择 《印度快报》日前在头版报道说,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至少有100名农民 在过去2周自杀。该报以一位名为普纳?拉奥的农民为例,揭露了印度农民面临 的艰难处境。拉奥原本拥有4英亩(1英亩约为6市亩)土地,去年为扩大生产规 模,又负债租了6英亩地种棉花和辣椒。虽然安得拉邦在2001年和2002年遭遇大 旱,但在拉奥看来,“事不过三”,2003年总应该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了。 可天公就是不作美,去年全年拉奥所在的地区只有341毫米降雨量,比前年 还要糟糕,庄稼收成不好。更让人气愤的是,拉奥从中间商手中购买的棉花种 也是伪劣产品,整个2.5英亩的棉花地只收了4公担(每公担等于100公斤),而 正常情况下,至少有8―10公担的收成。辣椒的市场价格也让人心酸,往年原本 4000卢比/公担(1美元合44卢比)的辣椒,去年狂跌到1850卢比/公担,让拉奥 全家更是欲哭无泪。由于背负了51万卢比的债务,走投无路的拉奥只能在不久 前的一个中午,在田间喝下了一瓶农药,悄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妻子 和两个孩子。 按道理,印度在农村地区有着“巴罗达银行”等许多国家金融机构,网点 较健全,完全可以给拉奥低息贷款。但事后调查才发现,由于上述机构要求借 款人办理一系列繁琐手续,加上连遭大旱后,减少了放贷额度,导致拉奥等小 农只能借高利贷。碰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他们还能走一步算一步,可一旦遇上 灾害,真是别无选择。 “富人政策”惹的祸 刚走马上任的安得拉邦首席部长莱迪说,尽管邦政府采取了许多补救措施, 但农民自杀风还是无法遏制,究其原因,是前政府忽视农业和农田水利建设所 致。 不可否认,在印度人民党主政5年间,中产阶级和富人的腰包鼓了起来,但 数以亿计印度农民的生活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资料显示,过去5年间,印度政 府对农村投资逐年下降,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此前的14.5%减至不足6%,农 村发展开支年均减少约3000亿卢比。与农村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村就业计划、农 业特区计划、乡村工业、农村基本建设均得不到有效落实。印度人均粮食消费 由1997-1998年度174公斤减少到2003-2004年度151公斤,为二战以来的最低水 平。 沉重的债务负担、种植成本的不断上涨和收成减少,直接导致农民自杀人 数上升,有的迫于生计,甚至不惜出卖肾脏等器官换钱。其中,农民自杀风在 印度信息业最为发达的安得拉邦尤为严重。在2002年的警察记录档案中,该邦3 个行政区有2580名农民因负债过重自杀,此外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棉农、北方邦 糖农因绝望而自杀的事件也不断发生,就连最为富庶的农业大邦旁遮普邦,每 年自杀者也有数千。 新政府要向农民倾斜 印度著名女作家夏瓦博士曾批评西方国家数额巨大的农业补贴,认为这是 导致近年来2万名印度农民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她看来,由于发达国家农场 主的粮食倾销政策,使发展中国家生产规模相对弱小的农业产值下降了70%,而 且在美欧等西方国家的高压之下,瓦杰帕伊政府2001年4月取消了一大批商品的 进口限额,将农民推向国际市场,一方面生产资料价格飞速上涨,而另一方面, 国际市场谷类、棉花、糖、食用油和黄麻价格又不断下跌,让印度农民不得不 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冲击。 新上台的辛格政府日前也对农民自杀问题表示担忧,强调新政府一方面不 会取消农业 补贴,另一方面将会加大力度,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控制化肥、种子、尿 素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为确保边远地区的农户拿到补贴,政府还会全面审 核分配系统,努力改善国家食品署运行机制,稳定粮食产品价格,从根源上遏 制自杀风的蔓延。 图片: 面对连年干旱,印度农民只能仰天长叹。 http://www.snweb.com/gb/gnd/2004/06/09/6p1.jpg 哪我们中国人民是如何面对连年干旱的呢? 求上级部门,还是求龙王 !!!!!!!!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6版〕 |
|
|
地下室#
发布于:2004-06-11 09:13
怀疑是巴方特工所为 填补漏洞至少要三年 印军核心密码被偷了(附图片1张)(独家报道)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钱峰 不久前,印度研究分析局高级情报官叛逃丑闻尚未平息,《印度时报》7日 又披露了一条让印度国内震惊的“秘闻”。早在8个月前,印度大量的军用通讯 密码就已失窃,对印度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盗窃案发生至今,印度情报 安全部门对小偷是谁,仍是一头雾水。 失窃电脑装有核心机密 《印度时报》报道说,去年10月3日夜至4日凌晨,位于首都新德里北部一 栋大楼里的18台电脑突然被窃。这可不是一般的盗窃案,因为这栋大楼是印度 军事科研的最高机构―――国防发展研究组织下属的“科学分析小组”以及“ 系统研究与分析所”办公地。被盗的电脑硬盘中存储有大量印度军用通讯密码、 密码运算法则以及其他重要密码研究数据。 报道称,“科学分析小组”专门负责为印度国防部、内政部、野战部队以 及一些准军事部队研制通讯设备、密码和运算法则。而“系统研究与分析所” 则负责进行印度军方的战略战术模拟演练、分析威胁以及对武器性能的综合评 估。被盗的电脑中存储的重要数据,都被列入“核心机密”等级,事关印度政 府重要部门(如外交部)、军方内部等秘密通讯。 据悉,印度政府已暗中要求所有安全部门参与调查。印度国防部、内政部 闻讯后都十分震惊,因为从现场调查情况看,小偷的盗窃手法非常职业,根本 没有窃取实验室里任何贵重东西和设备,而是直接将电脑以及相关光盘盗走, 完全是一副有备而来的架势。印方调查人员认为,没有内部人员协助,外人很 难准确知道电脑的用途。印度情报人员更怀疑是“老对手”巴基斯坦三军情报 局特工人员所为。 目前,已有17名能自由进出“科学分析小组”实验室的负责官员和科学家 接受了调查,但案件至今仍未有任何突破。在内部调查中,印度官方调查机构 强烈批评国防发展研究组织安全上存在极大漏洞,按规定,实验室应将所有密 码和钥匙严格保管,可事实上管理却一片混乱。 严重影响通讯安全 面对媒体的穷追不舍,印度国防部只表示由于事关机密,无法向外界透露, 并说被盗的18台电脑中,只有两台装有以往模拟战争推演的数据,印军早已不 再使用,其他只装有一些非机密资料。总体上看,实验室没有丢失重要数据, 不会对国家军事和机密通讯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军方的说法,一些媒体不敢苟同。因为在事发后第二天,印度国防发 展研究组织主任兼国防部长科学顾问阿特雷博士就向国防部递交辞职信,但被 时任国防部长的费尔南德斯挽留。按照常理,如果没有发生重大失密案件,阿 特雷是不会考虑引咎辞职的。 《印度时报》引用印度军方人士的话称,密码失窃案事实上已对印度国家 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许多军用通讯系统的密码将不得不全部更换。目前惟一 万幸的是,印度核指挥管理机构以及掌管导弹的战略司令部的密码没有失窃。 一位印度军方科学家还透露,如果外国情报机构掌握了被盗的密码,就很容易 破译印度军方的通讯网络,印军部队调动、军事部署以及高层交谈等大量绝密 情报都将处在对方的掌控之中。通常情况下,按照印军内部规定,只要密码系 统存在任何不安全因素,就必须马上更换。但考虑到密码研制是一个庞大的系 统工程,因此,印度研究部门至少要花上3年时间,才能全部填补上盗窃事件造 成的密码“漏洞”。 积极开发更先进的密码 长期以来,印度军方高度重视密码通讯技术的研究工作,不仅在国防部专 门设有三军联合密码局,而且还积极通过自行研发和国外引进相关技术,逐渐 拥有了一批高性能的大型军用计算机,广泛用于密码的开发研制。 针对密码失窃案造成的负面影响,近期印军进一步采取措施确保网络与通 讯信息安全,包括对武器制导系统和监视系统等指挥控制系统的各个信息单元 定时更换内置密码,以防止敌人识别并利用诱导控制信号操纵己方网络;禁止 高级平台用主动方式收集和传递信息,以避免暴露己方平台;在信号编制和线 路设计时采取抗干扰措施,以避免敌方刺探己方网络。此外,印度军方还考虑 引进防火墙技术以保护网络和系统,并准备使用印度古代梵文设计密码等。 印度媒体报道称,根据印度陆军远景规划草案,印度计划在今后5年内为部 队装备新 型通信系统,包括配备密码设备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机械化部队和步兵使 用的高频与特高频接收机、战场加密军用电话机、逐步实现全军各通讯系统联 网,以最终形成国家、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上的连接网络。这些都需要先进 的密码技术作保障,为此,印军已加快了现用密码的更新换代工作,积极开发 保密性更强的密码技术。 图片: 印度军官在了解加密军用通讯设备的性能。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10版〕 ********************* 看,能拍成电影的事有多少!!!! |
|
|
5楼#
发布于:2004-06-11 09:15
刺激特定区域 常人能变天才 大脑中有天才按钮(附图片2张)(科学前沿)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文云 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地。目前, 脑科学家们都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 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 大脑受伤有可能变成天才 据说,“天才按钮”位于人脑右颞下的一个特别区域,但这个区域通常被 一些神经元压迫,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启动”。米勒博士相信,如果 将人脑的这个区域“激活”,那这个人的创造才能就会得到尽情发挥。 米勒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过研 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 比如,一名9岁的男孩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 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了绘画天 分,成了一位大画家。米勒博士认为这是因为受损神经元坏死后,大脑“天才 区”被压抑了一辈子的天分被释放出来。 尝试激活“天才按钮” 现在,有不少科学家又在关注,能否通过人工手段激活人脑中的那些被压 迫、被忽略的“天才按钮”。也就是说,通过人工途径把一个普通人变成天才。 对此,米勒博士也曾表示,他有能力借助手术刀和一两件神经外科器械,彻底 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他的个性和信仰。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借助磁场切断人大脑内一些区段, 就完全可以激活那些超级数学和艺术天分。不久前,澳大利亚科学家在17名志 愿者身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整个大脑进行 磁刺激,把他们大脑皮质的有关部分断开几秒钟,获得了惊人的结果。有5个人 能很快算出某个日子是星期几;还有6个人能凭记忆把马头画得一点儿也不差, 其余的人轻易就能记住好几个通信地址。 这些试验动摇了人们从前的“天才源于勤奋” 的信念。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非凡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关键在于如何 找到并启动这些“天才按钮”。只要人类了解了大脑神经元运转的更多细节, 掌握了更尖端、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就有能力将常人变成天才。 大脑有压制天才的功能 对于人脑内的“天才按钮”,专门研究颅脑科学的俄罗斯神经生理学家也 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大脑内存在“转换开关”。莫斯科大脑研究所所长梅 德韦杰夫进一步证实了米勒的结论,他认为,被称为“测错仪” 的神经元是存在的,它是大脑内部的一种“预防机制”,具有某种压制天 才的功能,不让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偏离常规。每当人们脑子里出现一个新想 法时,“测错仪”就进入了“这不允许”的制约状态,使人们自己也觉得这种 想法没多大意思,失去兴趣。但如果这个制约机制出了毛病,或者受到外来损 害,那些非凡的念头和天才理论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个人就成了天才, 但也要冒很大的风险。 俄罗斯科学家认为,一个正常人的脑结构能保障他思维、运动和爱,这已 经足够,而天才都是有些偏离常规的人。他们的某些素质特别发达,某些素质 则被抵消了。比如爱因斯坦,他在物理学领域有重大突破,但在日常生活中却 很难与人交往。很多天才实际上都是不健全的人。众所周知,俄罗斯大诗人普 希金和莱蒙托夫都有某种程度的精神分裂症状。有不少专家认为,大多数天才 的大脑正是因为有毛病才得到了“解放”。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12版〕 |
|
|
6楼#
发布于:2004-06-11 09:16
准确测出体型 根据数据裁衣 三维扫描仪让衣服更合身(附图片1张) 本报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 宇文纯英 很多女性常为难觅适合身材的衣服而苦恼,现在,这个长期困扰女性的问 题已迎刃而解。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几位专家最近研制出一台三维体表扫描 仪。这种扫描仪将使女性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精准独到。任何年龄、任何身高、 任何体型的女性都将能够订做或买到称心如意的服装。 三维体表扫描仪外形类似试衣间,人站在里面,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 环人体体表上下移动,采集人体各部位的数据。扫描仪可以在人体采集204.8万 个数据,然后将数据输送到与之相连的计算机。计算机绘制出具体的人体三维 图像,标明客户各部位的尺寸。服装设计者和制作者可以依照三维图像所显示 的尺寸为客户设计制作服装;服装店的营销人员也可以依据三维图像所标注的 尺寸向顾客推荐最适合她们身材的服装。 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爱美的女性将彻底摆脱衣服不合身所带来的烦 恼。当然,这项技术不仅适合女性,找不到合适服装的男性也可以对自己的身 材进行扫描。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12版〕 |
|
|
7楼#
发布于:2004-06-11 09:18
用新鲜猪牛肉制成 到期前3天不让卖 德国香肠,每道工序都很严(附图片3张)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柴野 德国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安全性、口味、营养价值, 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的主要依据。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呢?带着这个问 题,记者走访了柏林一家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亲眼观察了德国加工食品进货、 生产、包装的全过程。在德国,食品加工厂由于卫生原因是不能随便参观的, 但听说中国记者想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加工厂破例接待了记者。 工作服每天清洗,工作靴每天消毒 柏林利希腾堡肉食加工厂是一家中小规模的肉类食品加工厂家,加工生产 香肠和其他肉食品50多种。接待记者的克鲁格厂长指着厂区建筑说,食品生产 加工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周围 不得有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 所。上班前,所有人员必须脱下服装,换上消毒过的工作服,每个人不得携带 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包括手机、手表和钱包等物品)进入车间。工厂还规 定,女工不许留长指甲,不许戴首饰,甚至不能留长发。进入车间前,工人还 要用消毒液认真洗净双手,并在专门的清洗机上对工作靴进行消毒。 保障环境卫生还包括厂房和配送运输环节的卫生。每到夜深人静时,有专 门的工人对厂房、机器设备进行消毒,工作服每天都要送到专门厂家清洗,工 作靴清洗后要进行烘干消毒处理。为保证食品质量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工厂还对运送食品的车辆进行严格检查,运输车辆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 设备必须无毒无害。 猪牛肉从屠宰到加工成香肠不得超过24小时 生产香肠的第一道程序是肉的选择。克鲁格厂长介绍说,该厂所有肉类食 品全是定点屠宰场提供的新鲜猪牛肉,猪牛肉从屠宰到加工成香肠的时间不得 超过24小时。记者看到,在完全自动化的工厂里竟有一些老师傅进行着手工劳 动,他们负责对所有新到的鲜肉进行加工,即切除肉上的一些筋头皮囊。进入 加工程序的肉产品看上去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第二是加工过程。为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卫生,工厂配备了全自动充填灌装 机、自动切片机、吹塑薄膜自动包装机等一流的肉食加工设备。生产加工过程 严格、规范,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有明确的区分放置规定, 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第三是质量管理要求。工厂有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对质 量有影响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规定检验人员能独立行使职权。质 量检验人员负责从进货验收到产品出厂的检验,有质量否决权。 最后是食品的包装标志。所有食品须在包装上标示食品的名称、成分、生 产日期和最低保存期限。生产日期要以大写字母标示,字体须清晰。 记者在各个加工车间看到,所有肉制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地上没有任何水 迹,一眼看去让人感到不像是一个肉类食品加工厂。每个车间都有进出通道, 工人在工作中都是单向运动,避免交叉走动可能给产品带来的污染。 食品检查员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专业人员 德国食品得到安全保障与完整的法律体系有很大关系。记者从德国商会了 解到,德国仅在肉类食品加工方面就有《畜肉卫生法》、《畜肉管理条例》和 《混合碎肉管理条例》等法律条文。另外还有《德国食品汇编 集》,它是法律的补充,可作为专业鉴定的法庭证据。 以柏林为例,市社会保健和消费者保护管理委员会是主管部门,负责监管、 组织和协调。下设劳动和健康保护、技术安全局,负责食品安全监控;市健康 服务中心和食品、药品及动物传染病研究所,负责对取样进行分析。另外,全 市有12个监控所,负责检查、取样和执行监控工作。检查员都是经过特殊培训 的专业人员,很多人本身是兽医专业毕业的专家。检查的方式是抽查和经常性 检查相结合。在进行检查时,不讲理由,不打招呼。在检查和样品化验中如果 发现有问题,主管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对已证实的违法行为一般是罚款,情 节严重的要通过刑事诉讼来处理。 这些法规也适用于流通领域中的肉制品。记者走访了几家柏林的超市,超 市的负责人介绍说,根据有关法律条款,为绝对保证食品的新鲜,所有香肠类 食品必须在最低保存期到期前3天从售货架上撤下,并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销毁。 图片: 1、一位老工人对鲜肉进行加工。 2、工人们在加工香肠。(柴野/摄)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14版〕 _________________ +++++++++++++++ ****** 中国的呢?不放农药就谢天谢地了!!!!! |
|
|
8楼#
发布于:2004-06-11 09:23
百万老兵大陆探亲 岛内热评祖国统一 两岸曾经很亲热(附图片1张) 本报特约记者 王建华 在岛内“台独”势力越来越嚣张的今天,谈及两岸关系,人们脑海中浮现 的仿佛只有炮声隆隆的军演,唇枪舌剑的对抗。已经很少有人能想起,在上世 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岸曾有一段相当亲热的时期,充满了血浓于水的深 情。 剪不断的乡愁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深处涌现,然后蹿升到我四肢百脉, 蹿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 三十九年!三十九年有多少月?多少天?三十九年积压了多少乡愁’……” “拿到护照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 作为“一大群候鸟中的一只”,著名作家琼瑶这篇《剪不断的乡愁》,真 实地再现了1987年开始的台湾同胞返乡认亲的热潮。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终结两岸军事 对抗,开放两岸直接“三通”,在广大台湾同胞心中引起了强烈震撼。他们再 不能忍受至死只能隔着“浅浅的海峡”眺望故乡的命运了。从80年代初起,岛 内各界民众纷纷谴责台当局所谓“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要求台当局“解禁探亲”,并围绕“乡亲、人亲、土亲”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 的大辩论。媒体纷纷发表尖锐的评论:“以一个40年仍未实现的政策(反攻大 陆),来限制人子尽孝,人父尽慈,则有背人伦”;“两岸亲情挡不住,时代 的悲剧不应再由无辜的人民承担”。 一向“忠党爱国”的老兵也不再沉默了。1986年11月,他们以“大陆来台 全体老兵”名义发表公开信,诉说他们从小被胁迫来台的苦楚,表达“只想回 家乡看看”的心愿。1987年5月,他们又发起“自由返乡运动”,呼吁所有“孤 苦无依的老哥哥”,“赶在夕阳下山之前,你牵着他,他拉着我……心连心、 手牵手踏上我们等待近40年的返乡之路”。 1987年11月,迫于压力的台当局正式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消息传出,不 少人老泪纵横―――回家看父母是他们40年的梦,终于要成为现实了!一些人 为了早日拿到签证,不惜排上几天几夜的队。 久离母亲的游子终于回来了,大陆向他们张开了热情的怀抱。在那段时间 里,“台胞寻亲启事”成为每天必播的电视节目,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分隔40年 的亲人团聚的场面。这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台胞,面对多年不见的父母、 妻子、兄弟、儿女,无不泪流满面,有的甚至因激动而休克……据统计,到199 1年年底,返乡探亲的台胞已达200多万人次。 挡不住的商机 台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之后,不少台湾同胞亲眼看到了大陆市场的勃勃生 机,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到大陆投资经商,掀起了第一波“台商投资大陆热”。 1987―1991年,两岸贸易额合计达1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2%。大陆 在台湾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到1991年,大陆已成为台湾仅次于美 国、日本、香港、德国之后的第五大出口市场。 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的增长速度也非常惊人。1979―1987年9年间,台商在 大陆总共仅签订了80多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约1亿美元。1988年,台商在 大陆的投资项目迅速增加到430项。到了1991年,台商投资大陆项目达3815个, 协议投资金额共34.3亿美元。 随着岛内投资成本的提高,当时不少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岛 内已成为“夕阳产业”,而大陆市场的出现,使这些行业获得了“第二春”, 并带动岛内产业升级。如今在大陆家喻户晓的“康师傅”方便面、“达芙妮” 女鞋等,都是在那时进军大陆的。创立“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在台 湾时生存很艰难,转战大陆后发展迅速,短短几年后,其老板就从大陆调回100 亿元人民币,回岛收购了一家大企业,引起不小的轰动。 割不开的文化 1990年前后,两岸的文化交流也达到了一个高潮。《星星知我心》、《六 个梦》、《滚滚红尘》、《妈妈再爱我一次》、《鲁冰花》等台湾影视作品一 时间风靡大陆;邓丽君、姜育恒、罗大佑、苏芮、潘美辰等流行歌手更成为大 陆歌迷崇拜的偶像。大陆著名摇滚歌手崔健等人也让不少台湾青少年为之倾倒。 甚至有台湾歌迷不远万里,跑到北京音乐会现场,只为一睹崔健的风采。在台 湾岛内,崔健《一无所有》磁带的销售量超过20万盒。 在教育方面,自1988年大陆开始向台湾地区正式招生后,便有大批台湾学 生拥向大陆,报考专业以中文、艺术、哲学、历史和中医为主。因为台湾中医 师资格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到大陆学中医一时成为台湾学生的时髦选择。 在1990年前后,许多大陆出版的学术著作,已经成为台湾大学的教科书或 参考书。据统计,那个时期台湾出版的大陆学术著作和文艺作品不下千余种。 那时大陆也出版了不少台湾文艺作品和学术著作。席慕蓉的诗,三毛的游记, 琼瑶的小说,影响了大陆整整一代年轻人。 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台湾体育界组成了庞大的代 表团,首次赴祖国大陆参赛,台湾新闻界也派出了200多人的亚运采访团,两岸 体育界和新闻界的交流随之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赛场上,大陆同胞为台湾体 育健儿加油的声音不绝于耳,“亚运热”大大增加了两岸同胞的民族自豪感和 认同感。 忘不了的同胞情 1991年夏,大陆东南地区持续暴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遭遇 规模空前的水灾,受灾人口超过2亿。 台湾同胞迅速伸出了援助之手。台湾红十字会率先汇款20万美元给大陆受 灾地区,紧接着台“行政院”捐款100万美元,并为灾区送去100万吨大米。台 湾工商企业、新闻界、演艺界、各类民间团体也纷纷献出爱心,华视和《民生 报》还联合举办了“送爱心到大陆”的赈灾义演晚会。 台湾民众个人捐灾也非常踊跃。有老兵倾其所有捐出20万元新台币。小学 毕业生童千芬将自己悉心保养了4年的长发剪下来义卖,并将所得10万元新台币 悉数送到红十字会……截至当年7月31日,台湾红十字会共收到各方捐款、捐物 (折价)超过4.24亿元新台币。 同样,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也从未间断过。特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 后,我驻中东的大使馆得知仍有数名台湾同胞来不及撤退,便迅速与中国民航 联系,让台胞乘坐包机脱离危险地区。这段经历,也让台湾同胞终身难忘。随 着两岸关系的迅速转暖,心系祖国统一的海外侨民额手相庆。在那个时期,我 驻外使馆常常邀请来自台湾和大陆的侨民一起过春节:“我们不再是对立的两 方了!” 1990年前后,台湾岛内的舆论调子和现在也有很大的差别,当时各大报刊 纷纷开辟专栏介绍祖国大陆的大好河山,不少文章探讨祖国统一的美好前景… … 作为两岸这段亲热时期的高潮,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陆海峡两岸交流 协会(海协会)和台湾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双双成立,负责协调处 理两岸交流事务,此后有了“汪辜会谈”,直到达成以一中为原则的“九二共 识”。 陈水扁上台后,将“九二共识”诬蔑为“没有共识的共识”,死抱“台独” 路线不放。事实证明,两岸若是没有了“一中”的认同,彼此间的信任会大打 折扣,同胞间血浓于水的感情也会受到伤害。因此,日前当台“陆委会”主委 吴钊燮邀请汪道涵访台时,国台办不假辞色地回应道:汪道涵访台的前提是台 湾必须承认一中原则。毕竟,两岸都是中国人的事实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两岸之间的亲情也不可能永远被一厢情愿的“台独”政治所隔断。 图片: 探亲潮中,一位女台胞在大陆找到白发苍苍的母亲。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16版〕 |
|
|
9楼#
发布于:2004-06-11 09:28
发卡过多透支严重 盲目发展埋下祸根 韩信用卡危机是个教训(附图片1张)(前车之鉴)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凌志 两年前初露端倪的韩国“信用卡危机”,如今已成了可能威胁韩国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6月7日,韩国警察厅宣布,全国9万余名警察投 入防范、打击“信用不良犯罪”的活动。崔基文厅长说,全国信用不良者已近4 00万名,其中不少人与家人一起自杀,或者沦为杀人犯、抢劫犯,造成严重的 社会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投入警力大力开展防范、打击“信用不良犯罪”十 分必要及时。那么,韩国信用卡危机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对我们有哪些警示作 用? 家庭主妇买菜都用信用卡结算 2000年,刚刚摆脱亚洲金融危机阴影的韩国急需拉动内需,于是,信用卡 销售热应运而生,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当年信用卡发行量达5788万张,相当于 以往三年的总和。翌年,信用卡总量即突破1亿张。2003年底,持有4张以上信 用卡的人达975万,全国平均每人一张信用卡。 应该说,信用卡对韩国提振内需、恢复景气十分必要并且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政府在决策的同时,对信用卡的副作用缺乏认识,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在鼓 励发展的同时,对信用卡公司的违规行为缺少法规管制,对居民的宣传教育也 未及时跟上。 据报道,当初为启动和推广信用卡,韩国国税厅搞起了“信用卡票号抽奖” ,每月奖金总额达144亿美元,一等奖约8万美元,每月中奖人数多达11万人, 在全国顿时掀起了信用卡消费热。家庭主妇们连买一捆菜、吃一碗面都要求用 信用卡结算。国税厅还硬性规定,所有法人经营单位和年销售额达一定规模的 餐饮、零售业者必须使用信用卡结算,结果短时间内信用卡加盟店就遍及全国。 信用卡用户大增,助长了盲目消费热潮。 看到经营信用卡有利可图,大批企业趋之若鹜,信用卡公司一夜之间冒出 几十家。为增加手续费收入,他们千方百计扩大信用卡发放数量和范围,顾不 上对领卡人偿还能力进行分析,连许多未成年人都成了“卡民”,埋下了滞付 和信用不良的祸根。同时,信用卡公司之间为抢夺市场展开“流血竞争”,竞 相降低手续费,甚至推出无息分期付款服务拉拢顾客。 信用卡危机导致消费市场疲软,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信用卡发行爆炸性增长诱发了危机。一是制造了信用不良大军。大量的持 卡人不顾支付能力过度消费,因无力偿付而沦为“信用不良”者;不少持卡人 还利用信用卡透支功能蓄意透支获利。二是信用卡公司陷入经营困境。由于滞 付率猛升,加上过度竞争,大部分公司自2003年初开始亏损。其中,LG信用卡 公司负债累积达2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160韩元),濒临破产。 信用卡危机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首先,扰乱金融秩序。信用 卡消费迅速膨胀,导致家庭消费不良贷款猛增,成为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主 犯”。大型信用卡公司经营恶化甚至倒闭,则给金融市场造成直接冲击。其次, 阻碍经济复苏。信用不良大军扩大,家庭负债沉重,导致居民消费意愿降低, 加剧了内需市场疲软。另外,信用不良者持续增加,诱发犯罪蔓延和自杀率上 升,危及社会稳定。 治理效果一直不明显 早在2003年初,韩政府即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效果一直不明显。 一是收紧信用卡业“准入口”。颁布“防止产业资本支配金融产业办法”, 严格控制产业资本进入信用卡领域,原则上不再批准财团企业新建或兼并已建 信用卡公司。同时,对现有信用卡企业进行整顿,让缺乏资质者在结构重组中 退出市场。 二是强化政策导向。包括限制信用卡企业盲目扩张,诱导企业通过增资等 办法改善财务结构,鼓励企业调整手续费及分期付款利息的标准以提高经营效 益,强化业内合作以共同应对滞付问题等。 三是为信用不良者“解套”。今年5月中旬,一家专门救援信用不良者的银 行“信用恢复支援银行”正式开张,负债者在交纳3%滞付债务本金后,剩余的 债务即可按5%―6%的低利分期偿还,最长偿还期可达8年。 韩国的信用卡危机积重难返,所开出的各种药方能否见效尚难逆料。目前, 各种批评不绝于耳,指责政府对负债者的优惠措施“违背市场法则”,会助长“ 欠钱是大爷”的意识,让诚信守规者蒙受不公。同时,援救数百万信用不良者 确非易事。况且,即便堆积如山的信用卡债务得到解决,规范、完善信用卡市 场,完成信用卡企业结构调整,重建已经坍塌的“信用长城”,路程更为遥远, 也更为艰难。 中国应从中吸取教训 中国信用卡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韩国的信用卡危机可给中国提供多方面 的启示和借鉴。 第一、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信用卡的诸多益处,也要警惕其副作用。 切记过度滥发信用卡,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预案在先。 第二、调控市场准入机制。根据市场容量和金融机构资质,严格审批程序, 把牢市场准入关口。 第三、规范竞争秩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厉惩 处,防止无序发展和过度竞争。 第四、及时消除隐患。发现风险苗头,当断则断,及时下手,莫等酿成危 机之后再搞事后补救。 第五、加强宣传诱导。下工夫向消费者普及信用卡知识,帮助其认识信用 卡消费的风险,懂得如何主动避险。 韩国金融专家对记者说,只要从韩国信用卡危机中汲取教训,中国在这一 领域可以做得更好,完全可以避免走韩国的老路。 图片: 韩国一名乘客正刷卡购买车票。(凌志/摄)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18版〕 |
|
|
10楼#
发布于:2004-06-11 09:30
农牧民投保无门 保险商望而却步 农业保险咋就这么难(附图片1张)(关注中国保险系列之四) 本报记者 曲哲涵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钱峰 农业承受“自然+市场”双重风险 河南省潢川县的农民陈晓培繁育鱼苗已经好几年了,这点副业支撑着家中 近一半的开销。每年一到雨季,他的心就悬了起来。“去年的一场暴雨,好几 口塘的鱼苗,一夜之间全被冲得干干净净。”说起这件事他就不由得叹气:“ 谁能给咱也保保险?”陈晓培的弟媳就在城里做保险代理,没少跟家里人说保 险的事儿,可提起农业保险,她也只能叹气:“唉!没有你想要的。” 不独陈晓培有这样的烦恼。2003年5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山东潍坊,农业部 门估计,这场雹灾造成的直接损失至少有5000万元。而就在此前,一些承包大 户多次找到保险部门打算参加农业保险,却投保无门。 所谓农业保险,是指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过程中, 对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个险种。农业在 我国属于弱势产业。近10年来,自然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 亿元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农业损失。 近年来,各地高效、高附加值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同时,农业也承受 着“自然+市场”的双重风险。一旦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或遇上天灾病害,不少农 民和种植、养殖企业,都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严 重的洪涝灾害,一位安徽农民种植的几十亩经济作物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在洪 灾发生前,这位农民曾经想到了保险,但保险公司却不受理。灾害发生后,面 对巨大的损失,他欲哭无泪,“这场灾难让我过去二十年的努力几乎白费”。 有着8亿农民的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农业保险,而现实状况却无法令人满意。 高风险让保险公司望而却步 中国的农业保险在1982年起步后,曾经发展迅速,保险范围涉及农、林、 牧、渔各业。但近年来,随着国有保险公司开始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变,农业 保险出现了收缩态势,险种由最多时的60多个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个。到2002 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仅为3.41亿元,还不到财险业务 规模的1%。进入2004年,农业险业务出现了进一步萎缩的势头。 保险公司为何对农业保险没胃口? 20多年来,中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是88%,大大高于保险界公认的临界点。 简单说,就是出险率太高,保险公司赚不到多少钱,甚至还要赔钱。此外农业 保险理赔程序复杂、调查取证十分困难。举个简单的例子,张三家的猪上保险 了,而李四家的猪没有上保险;李四家的猪病死了,于是张三李四就来个偷梁 换柱,让保险公司掏钱埋单……除了经营风险,还要面对道德风险,保险公司 自然不愿捧着这个“烫手山芋”。 此外,农民保险意识淡薄,收入较低,无力参保,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 展。在我国,只有少部分承包大户、市场和风险意识较强的农民“钟情”农业 保险,而大多数农民宁愿“靠天吃饭”。 在中国目前硕果仅存的农业保险产品中,就有“养鸡险”,但在我国今春 爆发禽流感的广西、湖北、湖南等地,投保这一险种的农户寥寥无几。湖南全 省1200多万农户竟无一户购买。保险秉承大数法则,投保的人越多,保险公司 的赔付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越能从“源头”上得到保证。农民对农业保险的疏 远,使本来就视其为“鸡肋”的保险公司更加打不起精神了。 世界各国如何开展农业保险 与中国农业保险的步履维艰相比,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农业保险却发展得有 声有色。印度是中国的近邻,也是农业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农业大国。印度历届 政府都相当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其推出的国家农业保险方案范围覆盖了所有 农作物。在同为发展中国家的菲律宾,农险保费由政府、银行、农民共同承担, 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负担。比如,水稻、玉米的保险费率为8%,其中农民承担2%, 余下的6%的保费几乎全部由政府来承担。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大国,美国对农业保险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制定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等五部涉及农业保险的法律。美国政府对农 业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也非常大,以记者认识的一位美国农场主为例,他每年 的保险费约为2000美元,但自己只需出600美元,其余的1400美元都由政府进行 补贴。此外,政府还出资补贴私人保险公司20―25%的农险费用并且提供税收优 惠等等。如今,美国可以参加农作物保险的作物已超过100种,农作物保险承保 面积超过可保面积的70%以上。美国农业保险主要有五大种类,其中一种名为 多风险农作物险的险种业务量最大。多风险农作物险涵盖70种农作物,承保范 围包括干旱、洪水、冰雹、火灾、病虫害等灾害,最高可获100%的赔付额,为 参保农民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通过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已成为美 国维持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专家告诉记者,农业保险发展较好的国家都制定有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 并对农业保险给予财政补贴。而我国的农业保险立法却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必 须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此外,为了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政府还应当对农民 提供保费补贴,为农业保险经营者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建立一个以财政支持 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导向、基层合作保险为主体、以中央和省级再保险分散风 险的农业保险体制。 中国推出农业保险新模式 为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明确表示,中国保监会将 引导中国保险业开发“三农”急需的保险产品。中国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思想 是,以商业经营为主,以政策支持为辅。 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郭左践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开展农业保 险不可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现成做法,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家财政税收补贴和走单 一模式经营的道路。中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原则是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因地制宜, 哪里有条件就在哪里开展试点工作。未来的中国农业保险基本有五种模式:一 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险基础较 好的地区,如上海、黑龙江等地,设立专业型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 互保险公司;四是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引进 国外的具有农业经营项目的保险公司。 今年3月,中国农业保险终于迎来了新生力量:中国第一家专业性的股份制 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保监会在其经营范 围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以险养险”。安信公司的业务范围除农村 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外,还包括涉农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等险种,可以通过其 他有效益险种的收益来贴补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 中国本土的农业保险新芽初萌,外资农业保险也携来丝丝新绿。欧洲老牌 保险公司―――法国安盟保险公司2003年6月15日拿到了“中国牌照”后,一头 扎到中国西部去开展其农险业务。从他们一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安盟的主要 做法也是“一揽子”计划,即树立大农险的概念,全面承保农民的种养殖、财 产、房屋、健康、人身意外及寿险等方方面面,实现各险种间的互补调剂。 前不久,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表示,今年年底将取消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地 域限制,这其中也包括农业保险。李克穆强调说,在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巨 灾保险方面,保监会将支持外资保险公司到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去开拓业务。 可以预见,农险业务这块我们曾经遗忘的土地,不久之后,将成为一些外资保 险公司眼中的大蛋糕。 图片: 中国农民迫切希望用农业保险来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环球时报》〔20040609 第23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