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ysxlxy
驱动老牛
驱动老牛
  • 注册日期2003-07-08
  • 最后登录2010-11-15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112分
  • 威望2089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112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阅读:689回复:3

清官之最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10-18 22:42




 
 

 

 

??????????????清官之最:副省级老干部街头卖凉茶

  

???2004年9月上半月版《打工》

 
  【本文新闻人物背景】刘春樵,1923年1月22日出生于湖南常德蔡家岗乡一个贫苦的农家。1949年,他参军入伍。1953年,刘春樵转业回地方后,先后担任过蔡家岗乡党委书记、常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常德地委副书记等职务。随后,他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9年,刘春樵当选为湖南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3月,刘春樵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干部年轻化的号召,主动从副省级职位上离休,回到了老家常德。
  
  
  2004年1月10日,在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电视直播中,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中,有一位老同志竟是不久前还在常德街头摆摊卖凉茶的老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这位刚刚出席省人大盛会的特殊代表,竟是昔日中央委员、如今的副省级离休干部刘春樵同志。并且,他离休后除了当街卖茶,还做过贩冰棒和擦皮鞋等与“身份不符”的事情。
  
  
  您想了解这位传奇老人的故事吗?请看下文。
  
  
  不做“包袱”:昔日中央委员要当街头小贩
  
  
  1983年,刘春樵离休回乡时,他的妻子在农村种田,大儿子在部队当兵,两个女儿和小儿子在读初中。一家人的生活,靠他每月74.5元的离休工资尚可维持。按理说他可以像其他老人一样安享晚年,可是,常德市委、市政府考虑到他个人威望很高,对农村工作又熟悉,想聘请他担任调研员,指导水利建设。刘春樵觉得自己身子骨还硬朗,可以为家乡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便接受了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闲职。
  
  
  不久,组织上根据有关政策,给了刘春樵5个农转非户口指标,打算解决他妻子和儿女将来的就业问题。没想到,刘春樵竟将这几个难得的农转非指标让给了别人,自己一家则依然呆在农村,过着既没有田地,也没有正式工作的日子……
  
  
  这样10年下来,刘春樵成了家乡人民公认的清官,可他们一家也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大儿子退伍后,谢绝组织上的照顾,当了一名普通的乡村电影放映员;大女儿由于生病没钱及时救治,不幸早逝;小女儿在常德卷烟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小儿子在常德纺织机械厂做临时工。此时,由于妻子依旧没有工作,子女面临着买房子、结婚和生小孩等急需大把花钱的事情,刘春樵家里的经济顿时拮据起来。
  
  
  1993年夏天,刘春樵决定做点生意,以补贴家用。他在自己家所在的鼎城区蔡家岗镇(原蔡家岗乡)转了一圈,可看来看去,总觉得很多生意投资大、门面贵、风险高,不适合自己做。怎么办呢?
  
  
  一天下午,刘春樵在回家的途中,因为口渴得厉害,便到旁边的一户农家讨水喝。一位年约70来岁的张姓婆婆热情地让他坐下,端给他一碗凉茶,说:“您喝了这碗药茶解解凉吧。”刘春樵喝下这碗微苦带甜的凉茶后,精神为之一振。临走时,他给了张婆婆两角钱,说:“这茶能提神,下次有机会我再来喝。”张婆婆忙说:“欢迎欢迎,喝碗茶没什么,只是这钱我不会要,我又不是摆茶摊的!”
  
  
  “摆茶摊!”这句话触发了刘春樵的灵感。他想:摆一个茶摊不需要什么本钱,一张桌子,几个杯子就够了;如果把这种提神解乏的凉茶拿出去卖,岂不是既方便了别人,自己又多了一条解决家庭困难的途径?
  
  
  回到家里,刘春樵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没想到,这位多年来一直在农村劳作的贤惠妻子坚决反对:“你是国家干部,国家要你做事你就做事,不要你做事你就呆在家里,不要把自己的身份弄贱了。走出家门,我和儿女们还要这个面子呢!”此事传到儿女那里,他们也纷纷劝道:“别人都知道我爸爸是个大干部,很了不起,您怎么能去摆茶摊呢?”在部队当过兵的大儿子更是直言快语:“这些年我们家的家境一直是这个样子。每当妈妈向您诉苦,问您能否向政府申请照顾时,您不是常说拉不下面子吗?既然这样,您干吗要去摆茶摊呢?摆茶摊和向政府申请照顾,究竟哪样面子丢得大呀!”最后,老伴求他:“我们就过穷日子吧,免得别人说闲话,遭社会歧视。”
  
  
  家人的轮番说服使刘春樵产生了犹豫:自己作为一个党的高级干部,有党的关怀,政府的关心,又老有所养,离休后摆茶摊,是否有给党和政府抹黑的嫌疑呢?但他又想,现在是市场经济,自己遵纪守法,自谋职业摆摊卖茶也不该有错。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家里紧张的经济状况,而且还可以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还减轻了党和政府的压力……
  
  
  经过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刘春樵终于下定了决心,宁可去摆摊,也不向党和政府开口求助。因为还有更多的人更需要党和政府照顾!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而是关系到他做人的原则!
  
  
  刘春樵准备好摆摊用的行头后,就打算去学习熬凉茶的技术。不料,老伴竟全部没收了他的行头。刘春樵只好顺着她,一时收起了这个念头,可内心却矛盾至极。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偶然的事件迫使他再次下定了摆摊的决心。
  
  
  那是农忙后的一天中午,正在上班的小儿子因患急性阑尾炎急需住院治疗。当医生告诉刘春樵要缴纳423元的医疗费时,他才真正犯起了愁。一方面,他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另一方面,小儿子的病情又不容耽搁。这如何是好呢?后来,当医院领导无意中得知刘春樵是昔日的中央委员后,对其家属给予了相应的优惠,他的儿子才得到及时的医治……
  
  
  这件事对刘春樵的触动很大。他始终觉得自己身为一名老干部,这也需要党和政府关怀,那也需要党和政府照顾,给党和政府添了不少麻烦,因此决定还是去摆茶摊,尽可能不让自己一家成为累赘。
  
  
  惊世骇俗:副省级离休高官当街卖凉茶
  
  
  1993年夏天,刘春樵再次来到张婆婆家,开门见山地告诉她:“我这次是专程来学习制作凉茶的!”张婆婆一听,还以为这个大干部是为了家用,就送给刘春樵一大包“够一家人用一个夏季”的中草药,让他拿回去自己煎。没想到,刘春樵没有要走的意思,执意要了解这些中草药的详细情况。当张婆婆得知他的真实意图后,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一个高级干部要摆茶摊,这怎么可能呢?然而,在刘春樵的恳求下,她终于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她怀着敬仰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制作“四季制茶”的诀窍……
  
  
  傍晚时分,刘春樵背着一大包中草药,气喘吁吁地回了家。当老伴得知他的意图后,气得又和他大吵起来。最后,她要求刘春樵呆在家里,哪儿也别去。不得已,刘春樵只好嘴上应允,暗地里却并没有停止准备工作。
  
  
  一天中午,刘春樵郁闷地躺在竹床上休息,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在吃冰棍,顿时灵机一动,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请求妻子“放”他出去走走,妻子勉强同意了。临出门时妻子见他两手空空,却不知道他已偷偷揣了15元钱――他拿去在附近的一家冰厂批发了50支冰棒。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果然,当妻子发现他竟在烈日下走街串户卖冰棒时,便不得不妥协了……
  
  
  1993年8月22日上午,刘春樵挑着药茶和杯子等,来到了邻近的灌溪镇墟场。每月逢“2”的日子,这里人流如织,十分热闹。刘春樵和妻子商量了一番后,决定把摆茶摊的“开幕式”放在这里。他在集市入口处找了个地方,放好一张高约80厘米的木制活动桌,桌面铺上一块塑料布,再摆上几只玻璃杯,桌旁贴出一副“药茶解凉,有益健康,每杯2分(钱)”的横幅,茶摊就算开张了。
  
  
  闻闻略带清香的金黄色的药茶,再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刘春樵估计卖完这些茶肯定要不了多长时间。不料茶摊开张后,看热闹的人多,真正喝茶的却没有几个。到了下午3点多钟,他只卖出了17杯茶。手捏这三角四分钱的零钞,他真不甘心就这样打道回府。可是,此时整个墟场已差不多散尽,再等下去只怕也不会有什么转机。万事开头难,也许这是第一次摆摊,既没有经验也不了解行情的缘故吧……他不停地这样安慰自己。可是,生意差的原因在哪里呢?正在发愁之际,几个年轻人跑过来要了两杯凉茶,一饮而尽。之后,他们还一边用手抹着嘴,一边夸“好茶,好爽”。喝完,他们建议刘春樵说,像这样的凉茶要是摆在影剧院门口,生意一定很好。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春樵立即把茶摊迁到了该镇的影剧院进出口处。下午5点多钟,电影散场后,有几个人围了上来。他们在好奇之余,又对茶的质量表示怀疑,认为一个老头子不可能专门烧茶挑出来卖,可能是用自来水兑色素哄人的。刘春樵一急拿出工作证,说自己是离休以后自谋职业,以人格尊严保证绝对不会坑人。这些人一看是个货真价实的离休高官在摆摊,心中的疑虑顿时消除了一大半。
  
  
  这时,又挤进来一个中年人,他听说这个摆摊的大官叫刘春樵,便想起两年前这里有个电影放映员叫刘华,别人常说他的父亲是个省城的大官,却在儿子退伍后坚决反对走关系照顾儿子进城工作,所以儿子只能做个临时放映员。莫非他就是刘华的父亲?带着疑问,他向刘春樵询问起来。当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不禁佩服起刘老的为人来。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他带头买了一杯。其余的人也抱着尝一口的心态要了几杯。
  
  
  就这样,大家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刘春樵既要收钱,又要倒茶,还要洗杯子,开始手忙脚乱起来。等到茶桶空空,人群散去后,刘春樵清点了一下收入,是2.02元,也就是说卖了101杯凉茶!
  
  
  第二天,刘春樵吸取头一天的教训,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又想出了“凉茶随你喝,给钱随你便”的点子。这一天,自然没有了昨天的混乱,但由于免费者不少,茶桶早空了,收入却只有1.78元。虽说如此,但他还是满心欢喜,因为他尝到了谋生创业的甜头。以后,刘春樵每天清晨就这样挑着行头外出摆摊,每晚返家前做好记录,统计好当天的收入。一月下来,他翻看日记,再打开小布包,一统计,竟有45元收入!
  
  
  第二个月,刘春樵在自己家所在的蔡家岗镇电影院门前摆了一个摊点。没想到,他的摊子一摆,就受到了别人的挖苦:“这不是省城的大官吗?还做这等下贱事?”刘春樵针锋相对地说,“我参加社会主义劳动,不偷不抢,你说是光荣还是下贱?”对方酸酸地说:“下贱不下贱,就值两分钱!”刘春樵没有发怒,但严肃地说:“请你尊重自己!你侮辱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作贱你自己!”对方一听便灰溜溜地走了。
  
  
  这时,围观者有的为刘春樵鸣起了不平,更多的人看到年事已高的他还在屈尊摆摊深受感动,有些没喝茶的人也是一角、两角地给他钱。没想到,刘春樵这时却发火了,说:“我自谋职业,正当赚钱,喝茶收费,没喝茶给什么钱,这与不尊重我有什么区别?”
  
  
  后来,刘春樵摆摊卖茶的消息传到子女那里,他们坚决反对父亲上街摆摊。可刘春樵据理力争,大讲劳动光荣,只要遵纪守法,做什么事都不下贱!最后,倔强的他硬是说服了儿女们。
  
  
  可亲可敬:清官故事感动一方父老乡亲
  
  
  到后来,刘春樵摆摊之事在常德已是家喻户晓,他制的药茶爽口解乏也是名声在外。见他的茶摊生意不错,雷公庙乡一个叫王爱华的中年残疾人也动起了摆茶摊的念头。于是,他慕名找到刘春樵,要求拜师学艺。刘春樵当即答应了,还夸他自强自立,有骨气。
  
  
  教会了徒弟之后,刘春樵自然丢了一个“据点”,却也因此有了更好的人缘。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刘春樵不必再挣钱养家时,便利用空闲时间自编自演《打渔鼓》,把做人和处世的一些道理,用通俗的语言演唱给茶友们听。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茶客。慢慢地,慕名拜师者、仿效摆摊者多了起来。
  
  
  眼看人们逐渐把卖茶作为一份职业,刘春樵打心底高兴。尽管这样使他有了竞争对手,但他脸上的笑容反而越来越灿烂了。
  
  
  一晃三年过去了,儿女们纷纷成家立业,刘春樵却依旧在摆茶摊。 此时,中央组织部和湖南省老干局领导在了解到他身患脑血栓等高危疾病后,依据有关政策,准备按照副省级待遇给他安排专车和护理人员,但刘春樵考虑到自己家住农村,不需要那样“享福”,便把组织上给他配的专车让给了市里的有关领导使用,护理人员则依旧由自己的家人担任。正是他的人格力量对子女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1996年6月,他的儿子和儿媳相继下岗后,都没有抱怨政府,更没有要父亲出面重新要求上岗,而是呆在家里等待机会。不过,刘春樵对子女的表现还是不满意,他认为自己一个老头子都在主动摆摊挣钱,他们年纪轻轻怎么能不主动出去找事做呢?
  
  
  1996年6月底,刘春樵到市里参加老干部茶话会,车子在经过市中心路段时,他看见几个妇女正在擦皮鞋。回程的路上,他特意去体验了一下。回到家里,他就把儿子叫到身边,说:“现在你下岗了,不要指望别人照顾,要勇敢地自谋职业。现在摆茶摊已经没有什么生意了,倒是去市区擦皮鞋不失为一种自谋职业的好行当,你就考虑考虑吧。”他还说,现在自己年龄大了,腿脚不灵便,走路也得三步一停,五步一歇,只要儿子愿意去,自己还会陪他一起去擦皮鞋。
  
  
  听了刘春樵的话,儿子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明天自己就去擦皮鞋。第二天清早,当儿子骑上一辆旧单车,准备去离家12公里外的市区擦皮鞋时,他坚决要一同前往。在擦鞋现场,刘春樵和儿子左右相邻,他那询问路人是否擦鞋的声音也最多最响亮。因为是第一次擦鞋,儿子不好意思大声吆喝,就连小声招呼也脸红。好在有父亲领头示范,几天以后,他的这种心理障碍才渐渐淡去。后来由于刘春樵脑血栓发作急需住院疗养,他才告别擦鞋摊,让儿子一个人单干。
  
  
  刘春樵父子的行为感染了其他下岗工人。他们以刘老为榜样,不等不靠,自谋职业,放下面子,有的主动去拉板车,有的加入环卫队伍,有的上街擦皮鞋,还有的加入了南下打工的大潮。“劳动光荣,正当赚钱光彩”,在这里蔚然成风。刘老的人格魅力就这样无形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
  
  
  1996年7月,一位端庄清秀的女孩因为擦鞋认识了刘春樵刚刚下岗的小儿子。她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个年轻小伙竟是个高干子弟,而且擦皮鞋还是听从父亲的建议后,不禁产生了好感。后来,随着对刘家的进一步了解,和两人交往的深入,她最终成为了刘家的小儿媳妇。
  
  
  进入新世纪后,各类品牌饮料长驱直入城乡市场,茶摊的生意一落千丈,而此时,刘春樵也因为患有脑血栓等疾病,不能像以前那样天天去摆摊,卖茶的事便由妻子代劳。但是,不论春夏秋冬,他的摊位旁边总有不少追随者。他们感受的不仅仅是茶的解乏解渴,更多的是对这个生活朴素、勤奋诚恳的老干部的敬重。他们认为刘老摆的不是一个茶摊,而是一个观念教育的培训点。人们时时记得他常常说的话:“人活着就要生活得有意义,谋生的路很多,只要肯发现,放下面子,心存‘工作无贵贱,分工有区别’的观念,人生就会过得充实、精彩和踏实!”
  
  
  2003年,刘春樵因为脑血栓再次发作,住进了长沙市马王堆老干部疗养院。在这里,他邂逅了一位同样是昔日中央委员的老战友。闲聊中说起家里的境况,刘春樵说自己的退休金和护理费已经涨到3050元了,他对党和政府非常感谢,出院后准备继续摆摊,以回报社会。老战友当时震撼不已,他想不到昔日的中央委员、离休副省级高官刘春樵,竟过了10多年摆茶摊的清贫生活。惊叹之余,他不禁对这位老友多了一份敬重。
  
  
  2004年1月10日,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省会长沙隆重开幕,刘春樵老人被特意安排在主席台就坐,出席了这次盛会。可是回家之后,他依旧来到了自己眷恋的茶摊旁,依旧按照每杯2分钱的价格卖茶。当时,很多老茶友建议:“现在物价一涨再涨,你的药茶也该涨起来了。”刘老却笑着说:“以前我摆茶摊是有赚钱养家的打算,现在我只想把它作为一种爱好,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从我摆摊中领会我的良苦用心,做一个勤劳、开拓进取的人!”

  


驱动论坛报纸专区,来看看 http://bbs.zndev.com/thread.php?fid=95 [img]http://bbs.zndev.com/attachment/69_15763.gif[/img] [img]http://bbs.zndev.com/attachment/69_62412_1cd9b72a5349e45.jpg[/img] 军方⋯⋯⋯⋯接管
poweruser
驱动老牛
驱动老牛
  • 注册日期2003-02-26
  • 最后登录2008-07-18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652分
  • 威望72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6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沙发#
发布于:2004-10-18 22:51
老一辈儿的人根儿都正!!!

现在难找这样的清官了 :mad: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 Kitty!
lucaer
驱动老牛
驱动老牛
  • 注册日期2004-09-21
  • 最后登录2007-09-26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518分
  • 威望60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48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板凳#
发布于:2004-10-19 08:16
恩呢
只要回帖,别忘给分。 支持灌水,多多送分。 [img]http://www.hotik.com/sign.png[/img]
s_6666_s_qd
驱动巨牛
驱动巨牛
  • 注册日期2004-08-14
  • 最后登录2006-07-11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99分
  • 威望22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地板#
发布于:2004-10-20 10:38
老一辈儿的人根儿都正!!!

现在难找这样的清官了 :mad:


 :( :mad: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