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6666_s_qd
驱动巨牛
驱动巨牛
  • 注册日期2004-08-14
  • 最后登录2006-07-11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99分
  • 威望22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阅读:786回复:6

中国提出有限“海权”概念 海军要有强大威慑力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12-13 14:56
 中国的“海权”特征

  中国的“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海洋权力,更非海上霸权。

  中国的“海权”概念应当包括从中国国家主权引伸出来的“海洋权利”和实现与维护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两个部分,而不是西方霸权国家普遍攫夺的“海洋权力”。

  中国属于新兴的和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大国,中国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已成为与世界发生广泛联系的国家,其海洋权益泛布于世界,并随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实现其“海权”的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压力也在同时增大。这是中国“海权”与世界其他国家“海权”实践的共性方面。但是,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

s_6666_s_qd
驱动巨牛
驱动巨牛
  • 注册日期2004-08-14
  • 最后登录2006-07-11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99分
  • 威望22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沙发#
发布于:2004-12-13 14:57
第一,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相一致。

  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国家,中国东部海区是实现中国“海权”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支点。实现对台湾、南海诸岛的主权,既是中国实现统一的正义事业,又是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国“海权”的关键步骤。实现国家统一进程与实现国家“海权”进程的统一,这既是中国“海权”的特点,也是中国“海权”的优点。它决定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的“海权”实践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它也排除了在相当时期内中国的“海权”实践转向海上霸权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认为中国为实现其“海权”利益而发展海军是“中国威胁”,或认为中国不应当发展海军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没有道理和不符合逻辑的。

s_6666_s_qd
驱动巨牛
驱动巨牛
  • 注册日期2004-08-14
  • 最后登录2006-07-11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99分
  • 威望22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板凳#
发布于:2004-12-13 14:57
 第二,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于有限“海权”的特点。

  与美英两国不同,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容型的国家,而美英国家属两洋夹护中的国家。这种海上安全的特点,迫使美英两国必须将实现“海权”和扩张海洋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至它们最终异化为世界性的海上霸权国家。

  在地理上,中国是一面临海、三面环陆的国家。由于三面陆上的安全压力,使中国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了强大的陆军而非海军力量。同样,这种地缘政治特点和上述中国“海权”的特点,又决定了中国的“海权”即使拥有与美英国家同样的财力,在实践中也不需要追求世界性的海上权力。中国“海权”应是有限“海权”,其特点是它基本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

s_6666_s_qd
驱动巨牛
驱动巨牛
  • 注册日期2004-08-14
  • 最后登录2006-07-11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99分
  • 威望22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地板#
发布于:2004-12-13 14:58
 第三,中国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是远期战略上的有限性与近期策略上的无限性的统一。中国人对海洋战略利益的认识是从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失败后开始的。而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认识“海权”,却是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开始的。在古代世界,由于不具备远航动力技术,因此东部大海反倒成了保护中国东疆安全的自然屏障。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及抗日战争初期的海上失败,也只是使中国人从“边防”的角度认识了“海权”的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的20多年间,中国经济已深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对国际市场和资源产生了日益深厚的依存关系。鉴于此,中国不可能不需要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保护其海洋利益的海军力量,并随中国海洋利益的扩大而扩展。这种扩展进程是无限的,但其性质却不出自卫的限度。
s_6666_s_qd
驱动巨牛
驱动巨牛
  • 注册日期2004-08-14
  • 最后登录2006-07-11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99分
  • 威望22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地下室#
发布于:2004-12-13 14:58
 中国一定要有强大的海军

  “海权”实际上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海军是国家海洋战略力量的核心部分,是“海权”必须依托的兵种。未来中国的“海权”绝不应当只是海军的事,而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它应该是在外层空间、空中预警和海洋工程等技术链的拉动和引导下,集陆、海、空导弹精确打击技术并被应用于海上作战的力量结构。

  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是既要“航母”,更要“核潜”。现代“航母”就已与现代卫星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据此拥有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陆基远程精确打击仅具有本土防御的意义,对于世界范围的制海权而言意义不大。它解决不了关于海外商业争执、资源进口线受阻及海外商人和侨民保护问题。而现代“航母”已不是一般的战舰,它也不仅仅属于海军,它是一个集海、陆、空和一切最先进军事技术为一身,并在全球范围最具机动性质的作战平台。在本质上,它是国家作战力量而不仅仅是海军作战力量的标志。其次,航空母舰是与经济发展概念相联系,因而具有攻势性的军事工具,其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攻势运动。没有“航母”,我们在国际上任何重大涉我事件中,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发言权力;没有“航母”,我们就不能对影响我国海洋安全的行为在其初始阶段进行制止;没有“航母”,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洋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迅速崛起。

  中国海军建设起步早但发展慢,这既是中国海军历史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中国海军由于其相对落后倒使它拥有开发新领域的后发优势。对中国国防安全而言,现在的问题是由美国推进和主导的依托外空信息技术的新战争模式,不仅拉大了中美之间的军事技术距离,并由此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中国海区主权的安全。为此,中国必须急起直追,将有限的国防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于海军建设,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中美海军之间的技术差距。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根据历史经验,如果我们利用后发优势反其道而行之,将有限的国防资源优先用于深海开发,这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更为有效的威慑力量,并以此带动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因为:(1)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外空技术革命已近饱和,而深海技术的开发方兴未艾;(2)深海武器比陆地和天空武器更具机动性和隐蔽性,更有利于完成国家战略攻防任务;(3)相对陆基弹道导弹而言,深海武器可确保国家的二次打击能力更久地处于安全状态;(4)发展包括潜艇在内的深海作战工具,是发展包括“航母”在内的水面舰艇的基础。海军的终极作战力量并不在于海面舰艇的战斗力,而在于水下舰艇的战斗力。也就是说,在大规模的战略打击后,只有深海作战力量具有战略报复和二次打击的能力;(5)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其国防任务更多地带有战略防御的性质,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深海开发,既有利于遏制"台独"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的近期目标,又有利于确保国家战略防御政策的终极效果。

s_6666_s_qd
驱动巨牛
驱动巨牛
  • 注册日期2004-08-14
  • 最后登录2006-07-11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99分
  • 威望22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4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5楼#
发布于:2004-12-13 14:59
 “永远不称霸”是中国扩展“海权”的原则

  海军是国家扩展“海权”的重要手段。从近中期看,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捍卫国家“海权”的严峻任务,这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中国加强海军建设的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海权”扩展是无限的。

  同时,在维护海洋政治、经济权利方面,中国“海权”及其实现力量,即中国海军的扩展又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在这些领域,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国际海洋法的框架下,经过多边协商予以解决,中国海军的目标只是确保这些多边协商结果的合法执行。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海军的建设仅限于自卫性威慑范围。中国海军建设的目标将永远服务于中国以平等之地位独立于世界的要求。

  “中国永远不称霸”,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中国政治家从世界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中总结出的成熟的强国之策和经验。张文木

   文章来源: 中国海洋报

lsn_061
驱动老牛
驱动老牛
  • 注册日期2002-05-09
  • 最后登录2006-10-06
  • 粉丝0
  • 关注0
  • 积分1000分
  • 威望261点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169点
  • 原创分0分
  • 专家分0分
6楼#
发布于:2004-12-13 20:35
 几句怪话:有关中国联想"收购"美国IBM/PC部
这次联想"收购"IBM/PC部, 无论联想将来生意成或败, IBM都是赢家. IBM PC品牌只卖给联想5年而已. 5年后, IBM 又可以用自己的品牌, 另立不同类型的电脑, 例如随身微型机. 联想付IBM现金6.5亿, 股票6亿, 和承接了IBM/PC部5亿债务, "收购"后完成, IBM将占联想1/5股权. 如果联想10年能长10倍, IBM的1/5, 也随着长10倍, IBM是大赢家. 如果联想不成功, IBM也没损失. 反正IBM PC摆脱多年来是多亿元蚀生意, 不用再蚀, 反而已经收了6.5亿现金落袋, 脱了5亿债务. 联想失败, IBM也是赢家. 这是表面的.
所谓联想收购IBM/PC, 是联想送钱IBM, IBM让收购联想. 有如等於你要买礼物, 我付钱, 然后你把用我的钱所买来的礼物送给我. IBM控股联想1/5, 联想行政总裁之位, 由IBM人坐, 即是IBM/PC以前管得不好, 人事浮肿, 一年做98亿生意, 蚀8亿. 新联想由IBM原旧人执政, 作风依旧, 不裁员, 不减人, 人事不动, 一切依旧. 而且IBM/PC总裁还伸手兼管联想中国部, 把IBM/PC部的蚀本无能腐气带进中国. 在米国生意方面, IBM/PC的主要顾客是政府和大公司, 那些生意都是传统与IBM官僚关系的惯性决定, 政府机构和大公司在资讯要求方面, 可能以国家安全理由, 或爱国理由, 拒绝外国品牌货, 特别是中国货. 无论他们是否继续使用联想牌的IBM/PC, 米国部的联想, 很可能将会如过往IBM/PC一样, 每年继续蚀10亿8亿. 联想那来每年10亿8亿, 填这个还在不断挖掘中的大陷. 联想收购IBM/PC, 很可能死棋一着.
米国政府有默定买国货的传统, 在关键时刻, 於关键产品采购上, 会有意识的反对外国货年前米国人自己做军帽要20元成本, 用中国人做的军帽1元就搞定, 军帽是无科技低价手作. 某米国官员贪平买中国货. 後来有人反对和抗议, 以後平平军队也不敢再向中国订制服装了. 当年李嘉诚有意收购破产的米国环球电讯, 米国联邦商管局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否决. 而PC今来说除了标准由米国公司制定, 脑蕊片和操作系统由米国包办外, 其他的部件都是外国生产. PC虽算不上垄断性高科技, 但是如果在硬件上做些手脚, 内置一条小小虫虫, 把电脑内的所有 .DOC 文件寄一份转几十转到某网点不易查察觉是轻而易举的事. 原则上PC还是科技产品. 如果米国政府不信任中国人, 可以否决收购案, 或者先让你送钱IBM, 以後淡化不用这个牌子, 使你无生意可做, 血本无归. 米国政府有默定买国货的传统, 一般政府写字楼是用清一色米国牌子文具及器材.
假如中国首都搬到米国的一个成市, 中国总理由米国人做, 政府高层在米国上班, 政府官员及普通员工的日常生活由米国司法管辖, 中国政府官员和普通员工是犯法或有没有违法由米国法庭制裁决, 中国土地上的事务管理由设在米国的中国政府控制, 一切中国事务运作要向设在米国的中国政府报告. 这样的中国还是中国吗?
现在联想"收购"IBM/PC部后的情况就是类似如此. 联想的总部设在米国, 联想的行政最高决策人, 行政总裁(CEO)是米国人, 这样的一家公司, 还是中国公司吗? 以前联想有研制超级电脑, 成绩也不错,一时之间联想制的超级电脑也排到世界前50名. 现在世界最大, 制造世界最快的超级电脑公司, 国际商业机器列(IBM), 拥有了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联想近两成股权, 米国IBM人当了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联想的行政总裁, 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联想总部搬到米国. 从这几项看来联想公司的行政权, 联想总公司的国家公民事务权也不是由中国管辖. 如果中国联想要研制超级电脑, 最后决定权由谁话事呢? 是不是公司最高行政决策人, 行政总裁话事呢? 联想行政总裁IBM人说: 联想不用造超级电脑了, 我们的合作人IBM能造全世界最快超级电脑, 如果有需要向IBM买吧. 当你真正需要时, 他们说, 超级电脑高科技产品, 需经国家安审核, 过程拖上一年半载, 然後说, 不批. 米国IBM的盘算是不是很精?
本人很奇怪, 究竟中国有没有一个国家安全商务管理机构, 负责审核外国公司收购中国公司, 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合并, 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呢.
[img]http://bbs.zndev.com/image/medal/5.gif[/img]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