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39回复:24
高校之门为谁而开(ZT)
高校之门为谁而开(ZT)
笔者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当读到《华商报》7月18日报道的《品学兼优三姐弟家境贫困难供养 女儿考上大学父自杀》的新闻时,我感到震惊,又极其的愤怒。因为又一个血与泪、亲情与尊严的真实故事在我们周围上演了。想必你和我一样也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消息。虽然现在我已经不用再给学校交什么费了,因为当时一入学就让他们把三年的学费全部搜刮走了,但我还是想为那些即将步入大学的学弟学妹和他们可怜的家长们说上几句,否则心中总是不安。 |
|
沙发#
发布于:2003-08-06 17:02
偶没话好说。偶直觉得白花了父母三万大洋,浪费了三年青春。
|
|
板凳#
发布于:2003-08-04 23:03
现在的大学,学不到什么东西还都那么贵。高校的钱到底去那了?不会又被某些人黑了吧? |
|
地板#
发布于:2003-08-04 20:44
不收学费gdp珍么增长?
gdp增长了可是又上不起学,怎么办? |
|
|
地下室#
发布于:2003-08-04 19:49
不是在穷困中灭亡(自杀的),就是在穷困中爆发(犯罪的)
总之,无第三条出路 |
|
|
5楼#
发布于:2003-08-04 17:37
高校的商品就是学生了/
|
|
6楼#
发布于:2003-08-04 16:47
为有钱人!!!!!! |
|
7楼#
发布于:2003-08-04 16:45
黑僧能不能灌在一块,看的眼花 :D |
|
8楼#
发布于:2003-08-04 15:44
很庆幸我早毕业,否则,可能也与大学无缘了! :( :( :( 同感。 |
|
9楼#
发布于:2003-08-04 15:31
为有钱人!!!!!!
|
|
|
10楼#
发布于:2003-08-04 15:26
现在的大学,学不到什么东西还都那么贵。高校的钱到底去那了?不会又被某些人黑了吧?
|
|
11楼#
发布于:2003-08-04 15:14
黑僧最擅长吊人口谓 :cool: :D
|
|
12楼#
发布于:2003-08-04 15:12
黑僧能不能灌在一块,看的眼花 :D
|
|
|
13楼#
发布于:2003-08-04 14:24
很庆幸我早毕业,否则,可能也与大学无缘了! :( :( :(
|
|
|
14楼#
发布于:2003-08-04 14:07
:( :( :( 你也不赖阿 |
|
15楼#
发布于:2003-08-04 14:05
没什么好说的啦 动作真快。 |
|
16楼#
发布于:2003-08-04 14:04
综上所述,我认为现行的教育产业政策与高校收费制度必须改革,决不是靠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上你一点我一点的捐助所能解决的。高校的收费必须降下来,必须要与居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而不能任由高校漫天要价。
说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有点言犹未尽,无奈文笔浅疏,只能把心中的想法大致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也迫切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来关注这个问题,为了我们周围那些无钱上学的学弟学妹们,为了这个社会能够多一点公正,为了人世间能够多一点欢乐,少一点悲剧。可叹可敬天下父母心,在此向天下所有父母尤其是贫困家庭的父母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是平凡的确也是伟大的。也提醒大家一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首先应该也是最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莫大的恩惠切不要求回报,其他谁也没有,包括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国家。 |
|
17楼#
发布于:2003-08-04 14:04
5.高校的发展真的需要学生付出这么多投资吗?而学生的投资与他们获得的回报一致吗?高校收费改革的目的,是要逐步建立起一种由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或个人共同合理分摊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对学生家长及其个人要求的分摊是不是太多了。每所高校都在喊缺钱,但每年各个方面投入高校的钱,究竟又有多少用在了实处,笔者所知,本科时的系主任挥霍了几百万的实验室建设经费,不但没有受处罚,反而调到另外一所学校任校长。现在经常看到国家审计部门对一些其他政府部门就行审计的报道,但却少有看到有对高校进行审计的报道。高校里真的是一方净土吗?我看未必,别看有些人平日里装得像模像样,为人师表,真的贪污.受贿起来不比外边的人差。再说现在的高校,哪所学校每年没有许多工程要建,花在上面的钱真的都干干净净吗,为什么就没有部门去审计审计。指望教育部那帮庸才下去检查监督,呸,鬼才相信有效果。如果还是这样不去考虑如何有效地用钱,而只是一门心思去圈钱,高校永远都缺钱。
|
|
18楼#
发布于:2003-08-04 14:02
4.社会的公平公正何在。教育虽说不应是商业,但确实已经在按照商业方式运作,但又是最黑暗的商业运作。因为我们面对其他商业方式时,我们还有得选择,而面对教育我们有得选择的余地吗?没有,面对学校,我们学生绝对是弱势一方。针对高校收费,也可以这么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作为打方的学校自然是十分愿意的,可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是极不愿意挨这个打,但谁让我们的命运掌握在人家的手里,只能是任人宰割,又有哪个学生敢对学校说声不字。当贫困者拿不出上学的学费时,当贫困者无法进入社会的公平视野而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时,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公平已经出了问题。而这个不公平又绝对不是靠强势的一方给弱势一方小恩小惠所能解决的。同样,一个已失去公平的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地持续发展下去。
另一方面,中国13亿人口,80%在农村,20%在城市;然而在校大学生中,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了70%,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只“生产”了30%的大学生。这么一个极不平衡的比例,原因何在呢?高额学费恐怕就是农村大学生极度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学费过高,不少家境不好的农村孩子交不起学费,进不了“象牙塔”。试想想,一笔少则4000、5000元多则上万的高额学费,对于普通农村家庭而言,可能辛苦一年”牺牲“全年家庭生产总值都填不满这个洞啊。此外,中小学也不敢落后,学费少则300、400元,多则上千。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费高额正在不停地打击农村孩子的一颗求学心,同时也缩小了大学生的选拔范围,不利于更好地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教育部门早就在呼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我现在才明白,原来是让农民多掏腰包的意思。可怜的是农民的腰包又有几个是鼓起来的。如此下去,农村何来发展,小康又有何指望。 |
|
19楼#
发布于:2003-08-04 14:01
3.就我国目前居民的收入水平来说,能上起学的真的不多。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01年时曾经在京、穗、沪三所城市搞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居民认为家庭教育支出增长速度过快,超过承受能力。而众所周知,这三座城市是全国居民平均收入最高的,其他城市就可想而知了。至于广大中西部农村,已经面临着教育支出远大于全家一年收入之和的状况,换句话说,在中西部一个普通农家,供养一个大学生,所带来的将很有可能是家庭经济的破产。教育产业政策已经造成了众多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更使许多贫困学生被迫辍学,教育在许多贫困地区已成了奢侈消费,而在大多数不算贫困的地区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且不说大学,现在的中小学的收费就已经让我们咂舌了。我们不要看一些经济增长统计数字,那东西可信的又有多少。为什么不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看看,到城市的工薪以及贫困居民家庭看看,到农民的家庭看看,我是农村来的,我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许多农民因喷洒农药而中毒,不要说是他们不懂自我保护,的确有这个因素,但我们应该想想如果他们手里有钱的话,他们还会不要命地劳作吗,去外边打工挣点苦力钱还被人歧视被人欺负。不要看到报刊经常报道这里富那里富,其实我想大家都明白,这世界上还是穷人多,中国也不例外,且比例应该不会低。当太多的家庭因为这高收费而被逼得家无宁日(因为借钱常被人讨债),家破人亡的时候,我们还能说这种高收费是合理的吗,我们还能说政府尽到了它的职责。虽然有国家助学贷款,但它的作用到底又有多大,能解决根本问题吗,若能,我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自杀家长了。何况,若不是逼的走投无路谁愿意去贷款,去背上那沉重的负担,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如此而来,何谈生活的幸福,更不要说去奔什么小康,否则就成了荒诞。 |
|
上一页
下一页